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评论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吃喝  |  映像  |  周刊
首页>济南频道>内容详情

章丘芯子:节日里的国家级非遗

2023-01-11 09:39:43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章丘芯子资料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宇琦

震天响的锣鼓由远及近,抬杆者踩着鼓点舞得起劲,芯杆上的孩童上下弹动,衣袖挥动间,彩带随风飘扬,引来乡亲驻足围观。国家级非遗项目章丘芯子表演热闹非凡,喜庆氛围浓厚,是当地重要的年俗活动。

农历新年期间,各类扮玩活动最为热闹,也最富节日气息。在喧闹的锣鼓声中,踩高跷、耍龙灯、玩旱船等活动调动着百姓的热情,也寄托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章丘芯子是扮玩活动中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因为酷似蜡烛台上的灯芯而得名。抬杆者腰稍弓,腿稍弯,慢步轻摇,抖动抬杆上下颤动。他们彼此配合,保持抬杆平衡平稳,保证芯杆上小演员的安全,脚下还要和着鼓点进行类似秧歌一样的舞蹈。小演员年龄大多在7-12岁,双手持彩绸等道具随节奏上下起伏,挥动水袖同舞。技艺精湛的小演员还可以在架子上做倒立、翻跟头等动作,同时还有风趣、滑稽的情节表演穿插其中。芯子表演通常从农历正月初七到十七进行,甚至到农历二月初二才结束。

据民间艺人讲述,章丘芯子起源于明朝,由颤轿启迪而来。起初,人们为了驱邪求祥,将儿童装扮成神话中的天神形象,在扎制的平台或方桌上移动;后来,这种活动逐渐演化成一种文化娱乐方式。章丘芯子的表演内容多取材于传统戏曲或神话故事,人物特点及造型也被部分借鉴,表演形式活泼多样。根据参与演出的角色数量,造型、表演方式的不同,表演又分为桌芯子、转芯子、单杆芯子、扛芯子等。在各种表演类型中,转芯子是芯子艺术发展的高峰,集乐、舞于一体,舞随乐动。表演者在芯子架上翻跟头,所以也叫跟头芯子。

近年,表演艺术家通过不断研究,更新剧目,改进表演形式,并逐步吸取杂技、舞蹈、秧歌的表演精华,章丘芯子有了“杂技之惊险、秧歌之情韵、舞蹈之美感”的美誉。

章丘芯子具有浓烈的地域特色,是当地百姓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艺术形式,丰富百姓精神生活。据悉,章丘芯子起源于明代。明代初期,从山西迁徙而来的民众为当地带来大量的民间文化艺术。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艺术在交流、融合中产生了新的形式。随后,章丘芯子进入繁荣阶段。不同村落之间相互比拼技艺与花样,在彼此竞争中,章丘芯子在造型、道具制作工艺、演出内容、表演技巧等方面不断丰富,演出颇具规模。

济南市章丘区文祖镇的三德范村及辛寨乡等地,是章丘芯子广泛流传的区域。清朝道光年间《章丘县志》载:“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旱船在三德范盛行,且闻名遐迩。”三德范村以各类精巧的扮玩活动名声在外,除旱船外,芯子也是当地重要的民俗活动,并在春节及大型群众集会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章丘芯子演出的形式和内容广受百姓喜爱,不仅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还极富美学价值。章丘芯子表现的美是一种力量与灵巧结合的美,也体现着劳动人民智慧的火花。芯子在三德范扮玩中规格最高,最有影响力,剧目有《青蛇白蛇》《哪吒闹海》《梁祝》《寇准背靴》《王小赶脚》《三打白骨精》《天女散花》等,演员和参与者可达千余人。每逢三德范村的芯子展演,现场气氛格外热闹,锣鼓声势浩大,围观群众的热情不断被点燃,春节欢乐祥和的氛围也逐渐浓厚。据悉,每年,许多游客会在活动期间来三德范村体验传统活动氛围。通过非遗项目展演,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步伐也不断前进,进而带动章丘芯子焕发新的活力。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