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评论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吃喝  |  映像  |  周刊
首页>济南频道>内容详情

火到高校,“济南一绝”侯氏社火脸谱

2022-12-24 09:55:51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郑芷南 郑晓彤

一张巴掌大小的脸谱,如何展现人的喜怒哀乐、善恶忠奸?在济南,沿袭自1820年,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的侯氏社火脸谱正用它浓墨重彩书写着答案。

今年11月,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上海举办,侯志新带着各色体现山东元素的侯氏社火脸谱火爆亮相。从地方特色民俗风情到高校学子们镜头里的非遗研学,过去数十年里,侯志新和妻子致力于将传统社火脸谱元素与现代流行元素相结合,通过贴近生活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社火脸谱文化……

有一隅

今年的11月,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在山东老字号暨非遗文化体验馆里,来自淄博的丝绸、博山的琉璃、曲阜的琉璃瓦、肥城的桃木雕、海阳的银壶、临朐的铜雕、昌邑的毛笔、济南的侯氏社火脸谱,无不大放异彩。而这些或构思精巧、或造型灵动的“山东手造”,此番组团亮相进博会,不仅更新了世界对山东的认知,也更新着山东的文化形象。

一袭黑色唐装搭配红色长围巾的侯志新是这次与会的非遗传承人之一。他所制作的侯氏社火脸谱,以其别致的色彩搭配和夸张造型,在会上引得不少人驻足围观。

据了解,侯氏社火脸谱是山东省传统手工艺术珍品,被誉为“济南一绝”。

作为一种流传于济南及周边地区的民间美术形式,侯氏社火脸谱传承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一般来说,脸谱所绘脸谱多与当地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民俗崇拜有着密切关联。”

侯志新告诉记者,这次与会,他带去了不少具有山东地方特色的脸谱,像石敢当、姜太公等,“从社火脸谱的起源到山东各地的人文特色,我逐一介绍,仔细讲解。将地域特色浓缩于一张小小的脸谱,以社火脸谱讲述山东故事,幸运的是,我的脸谱和脸谱背后的故事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说着,侯志新指着工作室墙上的几幅作品再度讲解开来,从古灵精怪的孙大圣到威武的秦琼、睿智的姜太公……这些经典的社火脸谱形象,在侯志新的创新和讲述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地方特色。

谈承习

在侯志新的讲述里,只要是谈及社火脸谱就离不开社火文化。

社火是春节期间拜社神的歌舞祭祀活动,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万事如意。而最早的社火脸谱也就是从古代“假面”“涂脸”发展而来的,侯志新介绍说,“古时人们如官运不通、人丁不兴、财源不旺就会在家里悬挂社火脸谱。”

据侯氏家谱记载,侯氏社火脸谱起源于1820年,人称“脸谱侯”的侯学林是其创始人。侯志新的太祖爷爷侯学林祖籍历城县沙河庄,秀才出身,满腹诗书,能写会画。“年轻时,他很喜欢社火表演,经常跟随乡亲们一起到各处参加祭神活动,对社火脸谱尤其钟爱。在不断琢磨中,他画脸谱的技艺越来越精湛,很快便声名远扬。”侯志新说,侯氏社火脸谱自此独成一家,历经侯学林、侯普甫、侯殿翰、侯玉文、侯广顺几代人传承,传到他跟妻子时,已是第六代。

如今,在夫妻二人的共同努力之下,2009年,侯氏社火脸谱评为天桥区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评为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20年评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容有新

过去侯氏社火脸谱主要内容为济南、泰安当地老百姓崇尚的保护神,像关公、福禄寿喜神、财神、钟馗、泰山石敢当、碧霞元君(泰山奶奶)、姜子牙、秦琼、八仙等,其作品庄重素雅,震撼力强,形象鲜明地反映着鲁地百姓的观念信仰、风俗习惯、生活理想及审美趣味,为齐鲁社火文化的研究与发展起到了活化石的重要作用。

“最早,我的父亲和奶奶在我小时候就教我画脸谱,这使我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能够用来画脸谱的纸很少,就在院子里用柳枝在黄河的细沙土上画,奶奶教口诀‘画脸一个蛋,中间一条线’,家里很多地方都有我画的脸谱。”再后来,侯志新的父亲就把家族传统的图谱传到了他的手中。婚后,来自妻子的支持,让侯志新不断革新、创新。

侯氏社火脸谱的内容也就此不断衍生发展,从经典传奇人物,到时兴的动漫角色、赛事吉祥物,能够体现“精气神”的题材,侯志新都会大胆一试,大舜祠中得灵感,而生的大舜脸谱;泉水滋养而来的水纹、云纹。

“从十多岁学习制作脸谱到后来重拾脸谱制作,其中的艰辛不易自是我最清楚,但是每次坐在制作台前,回答着关于脸谱的各种问题时,我总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一方小天地,可以通过不同的色彩、云纹搭配来构成一个新的式样,来讲述不一样的故事,其中的乐趣妙不可言。”进博会归来后,侯志新又琢磨起了更多的手作脸谱,“实践出真知,如果光是看,可能理解并没有那么到位。”

看镜头

事实上,多年来,为了让侯氏社火脸谱为大众所熟知,侯志新和妻子除了对传统题材、工艺、材料进行创新外,他们还在各类民俗文化交流活动中崭露头角。

“闭门是造不出车来的,要多走出去,看一看,听听各方面的意见。”侯志新提到,每每他有新作时,他都会广泛征求周边人的建议,大到选材选料方向,小到构成配色,花样纹饰,“我想要在力求保留传统脸谱本真的基础上,需要找到一个更具现在审美的平衡点,一方面,不能过度迎合市场,丧失了传统非遗文化的质朴,另一方面,我希望它能成为一门具有包容性,能够博采众长、源远流长的手艺。”

这次进博会后,侯志新接待最多的客人是来自高校的学生。

“近年来,国家对于非遗文化的重视和保护,让我们不仅有了可以展现技艺的平台和场地,像非遗进校园、进社区,则让我们的社火脸谱有了更多的受众和关注度,这半年以来,不少高校的学生,都在以日常作业、毕业设计等多种形式,记录我们的脸谱。”侯志新说,与以往接受采访时并不一样的是,他在孩子们的眼中看到了关于脸谱的更多构想,“他们总会从不同的角度,触动我,让我觉得脸谱的未来后继有人。”

侯志新的妻子李小兰告诉记者,过去做脸谱的规矩是手艺“传男不传女,传长不传幼,传内不传外”,但如今,为了能让更多人了解这门手艺,侯志新不仅打破了成规,还广泛收徒,每每看到上门求教的年轻人,侯志新都倾囊相授,“只要是想学,我便教。”

“作为鲁地文化符号的一种,希望我们的脸谱能站到更大的舞台,让更多人认识、了解,并代代保留传承下去。”侯志新说。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