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医生路平正在为患者检查身体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庆英
“都习惯了,也不觉得有啥了。”说起中秋节值班的事情,路平笑言,从医17年,已数不清多少个节假日都是在工作中度过的了,“节日在我们这里好像已经不那么明显了似的,就跟寻常日子一样,一切都得保障患者所需。”
再忙再累都值得
路平是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干过重症,接过急诊,现在还兼顾着院前急救。
最近120急救的一位八旬老太太,让路平感触颇深。“老人状态很差,呼吸、心跳都不行了,而且痰多,急需插管。”路平回忆着当时的情景,因为是在院外,插管会有一定风险,技术难度也比较大,但如果现场不及时插管,等到了医院再进行,就会耽误治疗。“老人的家人也做好了心理准备,如果实在抢救不过来也能接受。”但路平坚持试一试,他不想眼睁睁看着一个生命就这么逝去。所幸的是,经过一番努力,老人终于能呼吸了。“紧急转运送医院进行了进一步救治,现在老人状态已经好了很多。”
小患者让他想起自己的孩子
至今,路平还清楚地记着四年前救治过的一个男孩。“孩子只有三岁,吃松子时不小心卡喉了。”路平回忆说,家长急慌慌送来医院时,孩子已经不省人事了。“脸、身上都发紫,家长吓得一直说着‘救救孩子救救孩子’。”但是孩子实在太小了,气管太细,插管需要专用的设备,需要转到专门的儿童医院进行救治。
“当时的情况又特别紧急,留给孩子的时间也很少。”危急之下,路平和儿科的同事一起,用最小号的设备为孩子进行了插管。“没办法,当时就想着得先让孩子能够呼吸才行。”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孩子慢慢有了心跳,也能呼吸了。
“松子很小,孩子气管也细,要想取出异物还是得转到专科医院。”事后,路平一直记挂着这个小患者,还专门找人打听了他的情况。“听说后来一切正常,松子成功取出来了,孩子也没事了。”路平说,直到听到这句话的那一刻,他的一颗心才算放了下来。
“患者更需要我”
交流中,记者得知,路平的妻子也是一名医护人员。有时候也会感觉亏欠家人,特别是孩子,生活学习都照顾不上。“作为医护人员,加班真是家常便饭,时间长了,孩子也习惯了。”路平说,有时候告诉孩子不能去接他、不能陪他,他都很淡然了。
“2020年春节,我们一家人在三个地方过的。”路平在湖北黄冈,妻子在医院,孩子跟着爷爷奶奶在家,“工作需要,没办法,只能通过视频聊聊天,互道一声祝福,线上团圆也是一种团圆。”路平调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