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济南频道>内容详情

跨省寻亲,助六旬老人圆五十多年思乡梦

2022-08-13 10:23:44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文/图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舒

“就连去世的时候,父亲也念叨着老家的亲人。”居住厦门的六旬老人张先生说,对于父亲的遗愿,他一直都放在心上,但因为一些原因,一直都未能回乡。近日,在济南市公安局长清区分局民警的多方走访调查下,这位离家五十多年的老人终于联系到老家亲人,圆了父亲的遗愿。

社区民警接到外省求助电话

“警察同志,我想寻找我失散多年的亲人,你们能帮助我吗?”今年7月28日,济南市公安局长清区分局归德派出所社区民警刘超接到了张先生打来的电话。“同志,别着急,您慢慢说。”刘超耐心地接听了电话。

经过与张先生的几番交流,刘超逐渐了解了对方的有关情况。原来,今年年满六旬的张先生,现居住在福建厦门。早年间,张先生的父亲作为“南下干部”从山东老家去往了福建。由于当时交通及通讯等并不发达,离家一段时间后,张父再也没能联系到老家亲人,而此后的五十多年里,张父虽多次想寻找家人,但终因各种原因一直未能返乡。随着年岁见长,寻亲一事成为老人的“心病”。

“今年父亲去世了,他生前的愿望就是能找到远在家乡的亲人。”电话那头的张先生话到嘴边有些哽咽,他希望能帮父亲完成遗愿。

给寻亲群众吃了一颗定心丸

通过父亲生前透露的部分线索,张先生经过多方打听,决定寻求归德派出所的帮助。

“那您还记得大概的地址吗?”可当刘超再进一步了解细节时,张先生也犯了难,“时隔太久了,我的记忆已经很模糊了。只记得很小的时候回去过一次,好像是归德公社什么楼村?”

“归德辖区有好几个村的村名都带‘楼’字,还有其他的印象吗?”在和张先生的交流中,刘超不断地帮助对方回忆。“我再想想……”交谈过程中,每每提及自己的父亲和失散多年的亲人,张先生总是忍不住哽咽。最终凭借着回忆,张先生说自己“应该是有一个叔叔在家乡”。

“您放心,既然相信我们派出所,我们一定竭尽全力帮您寻找亲人。”刘超的承诺给电话那头的张先生吃了一颗定心丸。

为帮助张先生“圆梦”,归德派出所立即成立了一个寻亲工作组。寻亲工作组通过对张先生提供的线索进行分析,初步确定了归德街道的曹楼村。有了这个判断,寻亲工作组一方面通过民警在户籍信息系统进行查询,一方面组织民警到曹楼村开展调查走访。

一波三折找到“二堂弟”

由于张先生对该村的记忆模糊,加之近年来黄河滩区迁建,人口结构复杂,流动性比较大,寻亲工作面临着重重阻碍。为尽快帮助张先生“圆梦”,刘超与当地的街道办事处取得联系,希望能通过辖区的基层干部群众获取更多的线索证据。

很快,民警通过大量的走访调查,找到了有关张先生提供的亲人的身份信息。但遗憾的是,张先生记忆当中的这位叔叔早已去世,张先生另外提供的堂弟也过世了。

“家里还会不会有其他人呢?”在第一次希望破灭后,刘超没有轻言放弃,重新梳理手头的线索,又一次进行了走访查证。

付出总会有收获。刘超通过村里一些老人的描述,发现张先生的叔叔还有一个在世的孩子,也就是张先生的另一位堂弟,此时寻找亲人的希望就寄托在了“二堂弟”的身上。

五十多年思乡情一朝圆梦

刘超很快就找到了线索中的“二堂弟”。在一开始的沟通中,刘超发现,由于张先生早年随父离开家乡,“二堂弟”因当时年少而对自己有个大哥的事情并没有什么清楚记忆,直到民警为他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对方才依稀记起自己应该是有一位大哥。刘超立马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张先生。

8月8日,在寻亲工作组的帮助下,张先生终于通过电话联系上了失散已久的家人,了却了父亲的生前心愿。

五十多年亲情血浓于水,一朝终团圆。近日,张先生再次给刘超打来电话表示感谢:“我一定要回山东老家看看,也当面向您表示感谢!”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