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济南频道>内容详情

血脉传承四代兵初心不改城管人 ——济南市渣土处置中心刘云龙先进事迹材料

2025-07-30 17:31:40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在济南市渣土处置中心,有这样一位退役军人。他十六年如一日与死神博弈,排除未爆弹药400余枚;他三立军功、两获班集体荣誉,被载入槐荫年鉴;他四代从军的红色血脉,化作城市管理中的为民情怀。刘云龙,这位从排爆尖兵转型为渣土管理行家的共产党员,用忠诚与担当书写着新时代退役军人的精彩篇章。

一、四代荣光,铸就从军报国梦

刘云龙出生于1989年1月,其家族有着深厚的从军传统。家族中,有在剿匪斗争中壮烈牺牲的烈士,他们为了国家的和平与稳定,不惜献出宝贵的生命;有卫国护土的老战士,以无畏的勇气和顽强的意志恪守军魂;还有随改革洪流改制的铁道兵,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默默付出。在这样的家庭氛围熏陶下,从军报国的种子在刘云龙心中早早种下,成为他一生的追求。

二、十六载军旅,铁血守护家国安宁

2007年12月,刘云龙带着满腔热血应征入伍,并于2011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部队服役的16年里,他始终坚守在工兵爆破岗位,成为未爆弹药排除的“利刃尖兵”。未爆弹药就像隐藏在暗处的“杀手”,每一次排爆任务都充满了未知和危险,但刘云龙从未有过丝毫退缩。他凭借着精湛的专业技能和过人的胆识,累计排除各类型未爆弹药400余枚,为部队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筑起了坚固防线。

他的战场不仅局限于日常的排爆工作,还拓展到了重大任务的前沿。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刘云龙所在部队接到命令后火速驰援灾区。在余震不断、山体滑坡频发的险恶环境下,他参加了隧道抢险任务。当时,某重要交通隧道因强震发生严重塌方,多辆车辆被困,情况万分危急。刘云龙和战友们冒着随时可能发生二次塌方的危险,在狭窄的作业面上连续奋战,为灾区及被困人员车辆打通生命通道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印边境斗争中,他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斗志,展现出了中国军人的铁血风采。在国际演习的舞台上,他与外军交流合作,展示了中国军人的过硬素质和良好形象。

刘云龙在部队的卓越表现得到了广泛认可。他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三等奖,3次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所在班集体荣立三等功,2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还多次获得团嘉奖、优秀士官、优秀士兵、工兵专业技术能手、感动金刚钻“练兵备战”先锋人物等殊荣。2023年12月,他带着满满的荣誉退出现役,并作为“立功受奖退役军人”被收录于2024年槐荫年鉴。

三、转战城管,初心不改守护城市

2024年9月,刘云龙选择政府安排工作方式入职济南市渣土处置中心,成为中心业务指导部的一名中级工。从排除未爆弹药到查处城市建筑垃圾处置过程中的违规违法行为,工作内容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他守护人民群众安全与利益的初心始终未变。

在部队工兵爆破岗位上锤炼出的极致严谨、高度责任感和临危不乱的定力,成为他在城管工作中的宝贵财富。在调查取证工作中,他就像当年勘察未爆弹现场一样,拥有敏锐的观察力,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线索。每一次调查,他都认真细致地收集证据,确保准确无误地认定违规行为。在约谈教育当事人时,他则像拆除引信时一样小心翼翼,耐心细致地与当事人沟通。他不仅讲清法规、讲明危害,还传递着“温暖城管”情怀,引导当事人自觉遵守规范。

建筑垃圾处置工作看似平凡,实则关系到城市的方方面面。它影响着城市的整洁美观、道路的安全畅通以及大气污染防治成效,与每位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刘云龙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每一次成功的取证、每一次有效的教育,他都视为为泉城的美丽、安全与秩序添砖加瓦。

四、使命担当,续写新时代奉献华章

从“全军优秀士官”“三等功臣”到如今的“城市管理者”,刘云龙的身份和工作环境发生了改变,但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退役军人的使命担当从未改变。部队教会他“令行禁止”,现在的工作要求他“依法行政”。过去,他排除的是看得见的未爆弹;现在,他要治理的是建筑垃圾处置中的各类违规行为。他将这份工作视为新的战场,以战斗精神攻坚克难。

在新的岗位上,刘云龙积极运用部队所学所练,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他主动学习建筑垃圾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结合实际工作探索创新工作方法。面对复杂的违规行为和不配合的当事人,他从不退缩,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态度。他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诠释着新时代城管人的初心使命。他的付出不仅赢得了同事们的认可和尊重,也得到了市民群众的好评和赞扬。

刘云龙用行动证明:军人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既可以是战场上的舍生忘死,也可以是打造“温暖城管”品牌建设中的精益求精。在这条没有硝烟的战线上,他依然保持着冲锋的姿态,在平凡岗位上书写非凡答卷!(通讯员:李侃 孔令宝)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