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济南频道>内容详情

济南黄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公示 划分四大区域

2025-05-15 09:45:52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史尚静 实习生 徐晓艳

 

5月14日,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济南市黄河流域国土空间专项规划(2024—2035年)(草案)》(以下简称《规划》)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根据《规划》内容,将在济南市域内划定统筹研究范围和核心管控区范围,到2035年,黄河长久安澜空间支撑更为坚实、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根本改善、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提升、黄河文化影响力显著扩大、沿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全面形成。

根据《规划》,济南市将落实三区三线相关要求,统筹农业、生态、城镇空间,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合理划定主体功能分区,实行国土空间差异化导控管理。整个济南市划分为泰山北麓生态区、中部城市发展区、长平生态协调区以及济章农业发展区。

《规划》明确,济南市将聚力做好“五水”文章,持续推进“五水”共治。在水安全方面,实施流域安全防灾协同调控;水生态方面,开展流域生态保护修复治理;水环境方面,推动流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水文化方面,加强流域文化整体保护利用;水资源方面,促进流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在“五水”共治的基础上,济南将着力推进流域高质量发展。沿黄城镇空间方面,高水平建设济南都市圈,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提升配套设施新效能;引导高能级服务和高端要素加快聚集,打造科创策源新高地。沿黄乡村空间分类振兴方面,制定差异化乡村振兴实施途径,分类引导乡村有序发展;保障乡村产业空间,优化空间改善人居环境;规范有序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持续推进土地高效集约利用。沿黄产业空间优化升级方面,优化沿黄产业空间布局,共建沿黄现代产业走廊;规划沿黄现有产业园区布局,促进园区集约集聚发展;持续推进沿黄重点地区工业项目入园,深入推进化工园区整治提升。

在国土空间分级分类管控领域,聚焦黄河沿线地区,济南市将统筹河道水域、岸线、滩区、堤外生态区等建设控制,建立“控导结合”的国土空间分级分类管控机制。基于黄河河道类型、自然地理格局和两岸城乡建设条件,济南市将沿黄区域划分为长平山水段、鹊华城光段、济章田泽段三段,并明确了分段发展方向。

统筹考虑济南沿黄区域自身特点,《规划》将核心管控区划分为生态保育区、高效农业区、乡村发展区、城镇发展区四大分区,制定差异化策略引导。落实主体功能区要求,结合黄河流域开发保护格局,将核心管控区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城市化地区,实行差异化导控管理。

要素管控方面,明确核心管控区事权划分,落实三区三线管控要求,衔接黄河干支流岸线、黄河滩区等相关管理要求,确保黄河安澜与长治久安。空间布局方面,保障水工设施建设空间,稳步推进退耕还湿计划,织牢滩区生态网络,完善绿化生态格局,推进沿黄公园体系建设,促进城乡集约发展。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