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温暖城管”发展理念,济南市渣土处置中心以市局党组“四个一”总体架构为统领,紧扣“五色”(政治本色,为民暖色、管土特色、生态亮色、清廉底色)、“四新”、“五管”,聚焦装饰装修垃圾规范管理、历史遗留渣土堆治理、安全生产监管等核心课题,通过市区协同、政企联动、数字革新等多维创新,构建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体系,为城市环境品质跃升注入品牌动能。
齐管共治显新作为,惠民服务迭代升级
针对装饰装修垃圾治理难题,中心以“温暖城管、慧民渣管”为理念,创新构建“市区街企”四级协同机制,绘就“政府主导、企业主责、社会协同”治理同心圆。在历下区试点打造“源头智能分类—中端智慧运输—末端生态重构”全链条治理模式,联合甸柳街道、小桔灯平台及运输企业实现技术迭代与流程再造,形成具有示范效应的装修垃圾收、运、处体系“历下经验”。同步建立“一区一策”推广机制,在历城、天桥等区复制便民创新举措,搭建常态化沟通协商平台,推动治理模式从“粗放管控”向“精准智治”转型升级。
通过深度对接山东省装饰协会、济南市物业协会等专业机构,围绕装修垃圾分类标准、资源化利用技术路径、行业准入规范等核心要素开展专题研讨,建立“政企协”三方联动机制。创新推行装饰企业源头电子申报、社区物业分类暂存、运输车辆定位监管、处理企业全流程追溯的数字化治理体系。同时,中心深入方沙分拣转运中心等龙头企业开展“三送三问”专项行动(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问需于企、问计于企、问效于企),系统解决企业资质升级、技术改造等痛点难点,以精准化服务助推行业降本增效,彰显“惠民渣管”服务温度。
攻坚克难展担当,历史顽疾破局焕彩
面对长期积存的渣土堆“生态治理难题”,中心以“四新”破题,成立专项治理专班,创新实施“空天地一体化”排查机制,通过卫星遥感筛查、无人机航拍取证、地面测绘建档,建立“一堆一档”数字化治理台账。联合各区城市管理部门开展“生态修复攻坚行动”,创新“生态修复+资源化利用”模式,对生态敏感区渣土堆实施地形重塑、植被再造工程。对具备再利用价值的渣土资源,推动属地管理部门引入专业机构开展分拣筛分,实现41万方土方资源转化利用,完成60处历史遗留问题动态清零,以“愚公移山”精神重塑城市生态肌理。
数字赋能筑智慧,监管体系跨代跃升
依托济南市建筑垃管理服务信息平台,推进装饰装修垃圾处理数据实时接入、动态监管,初步形成“数据感知—智能研判—闭环处置”的治理新范式,以科技赋能破解“看不见、管不住”难题,通过建立新机制、采取新举措、引入新技术,让管理更精准、更高效,推动管理从“经验决策”向“数据决策”跨越。
安全铸魂强根基,复工复产筑牢防线
中心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三管三必须”要求,建立“开工第一课”制度体系,构建“1+N”安全督导模式(1套标准化流程+N项靶向措施)。中心深入济南山水宏鑫等标杆企业开展“沉浸式”安全培训,通过事故案例警示、安全规程讲解等创新形式强化培训实效。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厂区生产线、堆放区等关键部位开展“穿透式”隐患排查,建立问题清单,限期闭环整改,确保“不开课不复工、不上课不上岗”,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目标。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济南市渣土处置中心将持续深化“温暖城管”实践探索,在装饰装修垃圾智慧治理、历史渣土资源化利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等领域持续突破,奋力打造“服务为先、治理为要”建筑垃圾处置链条新里程,为建设生态宜居的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贡献城管智慧,谱写城市精细化管理新篇章。(通讯员:李侃 孔令宝 张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