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樊鹏莉
3月,我们陆续迎来了“世界森林日”“世界水日”“世界气象日”,为了增强学生爱绿护绿、节水护水、保护环境的意识,济南不少学校组织了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了解全球环境问题现状和对人类社会影响的同时,将绿色生活的理念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为地球母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队员化身用水调查员
发挥创意设计节水标志
为了增强队员们的环保意识,了解气象知识,珍惜水资源,近日,济南市历城区洪家楼小学幼安校区五(1)中队开展了“探索气象奥秘,助力节水护水”主题活动。让队员们充分认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节水意识。淡水资源短缺是我们面临的严重的生存问题。要想节约用水,必须先了解水是如何使用的。为此,队员们组织发放节约用水调查表,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在参与调查的过程中,大家深入学习节水知识,加深了对节水重要性的理解。活动不仅影响了队员自身,还让他们成为节水行动的传播者,营造出“一人带一家,一家带一片”的良好氛围,吸引更多人投身节水行动,共同为保护水资源贡献力量。
济南市高新区第一实验学校的队员们纷纷拿起画笔,发挥无限创意,制作了一张张精美的手抄报。他们有的描绘了清澈的小溪和欢快的鱼儿,呼吁大家保护水源;有的则列举了节水小贴士,如“洗澡时关闭水龙头”、“用洗菜水浇花”等,实用又贴心。每一幅作品都凝聚着队员们对节水行动的热爱和承诺,成为了教室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为了让节水理念深入人心,队员们还亲手设计并制作了节水标志。这些标志图案各异,有的以水滴为形,配以“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标语;有的则巧妙融合了动植物元素,寓意着水与生命的紧密联系。在辅导员的帮助下,这些节水标志被张贴在了卫生间和饮水机周围,时刻提醒着大家珍惜每一滴水,共同保护我们的水资源。
济南市槐荫区演马佳苑幼儿园中二班的小朋友们也开展了“小水滴大世界”主题课程系列活动。“哪里有水”“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水”“如果没水会怎么样”“如何保护水资源”……带着这些问题,孩子们开展了一场调查之旅,“黄河里有水”“水可以用来喝,还可以用来洗车”“水从雨里来”……孩子们将自己调查到的情况画在了纸上,关于“水从哪里来?”这个问题,孩子们在一个实验中找到了答案,孩子们了解到,水是不停地在旅行的,从冰雪融化成水,从水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水蒸气又遇冷变回了水。孩子们还找来了矿泉水瓶、湿巾、干纸巾、细沙等,学着制作“污水处理器”,用实际行动守护地球上的水资源。
近距离认识、感受气象
提高应对突发气象灾害的能力
第65个世界气象日到来之际,济南市历城区七里河小学四(3)中队,开展了以“气象万千我来护共做环保小卫士”主题实践活动。
“哇!原来气象卫星是这样的啊!”“现在才知道,气象预报员竟然是这样播报天气的”……在辅导员的带领下,队员们来到了济南市气象科普馆,开启了一次近距离认识气象、感受气象的奇妙旅程。校外辅导员为队员们讲解了气象观测、天气预报、气候变化、灾害防范等方面的知识,队员们近距离观察了各种气象观测仪器,了解了人工增雨的工作方法,并体验了气象预报员的工作。
活动中,队员们不仅了解了基本的气象知识,还认识到气象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以及气候变化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带来的巨大影响。大家还体验了天气预报的播报,充当了一回天气预报小主播。通过学习,队员们认识到极端天气灾害,如暴雨、台风、干旱、冰冻和暴雪等对人们的生活生产及出行安全等带来的严重危害,掌握了基本的避险自救技能,提高了应对突发气象灾害的能力。
济南市智远小学五(1)中队围绕“气候行动最前线”主题,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气象科普活动,引导少先队员关注气候变化,树立环保意识。中队辅导员通过主题班会为队员们揭开气象科学的奥秘,借助生动的PPT和科普视频,从气象观测历史、极端天气成因讲到防灾减灾知识,并结合近年频发的暴雨、高温等案例,呼吁队员们“从身边小事做起,践行低碳生活”。队员们认真聆听,积极互动,现场气氛热烈。队会结束后,中队“气象小主播”赵书宽、李欣桐等人化身“天气播报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全班播报未来一周的天气趋势,并结合数据提醒大家“周末降温需添衣”。随后,队员们分组模拟气象灾害预警场景,通过角色扮演学习应对台风、雷电等极端天气的方法,在实践中提升安全意识。队员们以笔为媒,用色彩传递环保理念。他们分组创作气象主题手抄报和宣传海报,有的描绘“蓝天白云下的绿色地球”,有的设计“节约用水用电”倡议标语,还有的用漫画呈现“气象灾害自救指南”。
点亮“地球一小时”
用实际行动保卫“电精灵”
为了让同学们体会到“地球一小时”活动的意义,日前,济南市新世界小学三(2)中队利用家长进课堂活动,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节约用电”精彩课程。
“一度电可以让冰箱运转36小时,能让偏远山区的教室亮灯40小时,让呼吸机持续工作2天……”学生张轩琪的舅舅用生动的数据可视化的图表,将抽象的电能转化为孩子们熟悉的场景。当听到“每节约1度电相当于减少1千克二氧化碳排放”时,孩子们若有所思地在环保笔记本上记下这些神奇的数字,并被“电精灵”有如此大的能量所震撼。课堂上,李兆阳的妈妈还精心为学生们准备了“等离子静电球”模型,让孩子们不仅看到“电”,还能感受“电”,紫色的电芒如同有了生命,随着孩子们指尖的触碰跳跃起舞。
那么,日常生活中,电是怎样偷偷“溜走”的呢?彻夜未关的景观灯、待机状态的电视机、空教室的“长明灯”……学生们纷纷化身“节能警察”,指出生活中的浪费行为,大家还在节约用电倡议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约定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养成节约用电的良好习惯。
济南市历城区董家中心小学四(3)中队也开展了“地球一小时,行动每一刻”主题教育活动。班队会上,辅导员组织观看了保护地球的宣传片,围绕“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展开讨论,鼓励队员们分享自己的环保小妙招。每位同学在“守护地球承诺墙”上签名,承诺从自身做起,践行低碳生活。
在“变废为宝,巧手生辉”活动中,少先队员们用巧手将塑料瓶、纸盒等废旧物品改造成实用又美观的手工作品。这不仅是一次创意挑战,更是对环保理念的生动实践。在“地球一小时”行动中,中队还特别策划了“探索黑夜,乐趣无限”活动,大家一起感受黑夜的魅力,发现不一样的乐趣。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自然资源,像呵护家园一样呵护地球环境,从点滴做起,用行动守护青山绿水,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