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新型灵活就业形态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拓宽就业渠道的重要“蓄水池”。据《中国统计年鉴2024》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灵活就业人口已达2亿,占全国就业人口的14.3%。预计到2025年,这一群体规模还将扩大至2.5亿人。在此背景下,数字技术赋能的灵活就业平台正成为解决这一庞大群体就业服务需求的关键力量。
行业痛点催生技术革新
“每天工作10小时,收入却不稳定”“被拖欠工资无处维权”“技能跟不上市场需求”……这些是当前众多灵活就业者面临的普遍困境。据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发布的《中国灵活就业发展报告》指出,信息不对称、权益保障不足、职业发展受限是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的三大瓶颈。
为解决这些痛点,“小优快工”推出了以“人岗精准匹配”为核心的全链条数字化平台。该平台构建了“技能标签库”,生成多维能力画像,从而实现高精度供需匹配。据悉,当雇主发布用工需求后,平台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自动解析岗位要求,从300多个工种标签库中精准匹配,结合求职者的技能认证、历史评价等多维数据,可在60秒内完成派单。
技术赋能破解匹配难题部分
家住济南市历城区的李大姐,曾是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妇。为了补贴家用,她尝试过多种零工,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常常面临“找活难、工资低”的困境。今年年初,李大姐通过“小优快工”平台接受了免费的护工职业技能培训,成为一名专业的居家养老护工,月收入突破5000元。 李大姐的成功转型,正是“小优快工”平台助力灵活就业者的一个缩影。该平台推出的线上线下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涵盖生活服务、家庭维修、电商运营、手工制作、个人创业等多个热门领域,并配套职业测评、职业规划服务,帮助求职者找准职业方向,提升就业技能,实现从“零工”到“稳定就业”的转型。
完善保障体系成发展关键部分
据了解,“小优快工”平台创新采用区块链技术,确保用工数据安全,推出的“电子劳动合同+实时报酬结算+保险”三位一体保障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平台数据显示,自该保障体系上线以来,平台薪资纠纷投诉量同比下降了72%。
此外,平台还建立了全方位用户互评体系。用工双方可通过评价系统相互评价、互相监督,进一步提升双方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政企协同推动行业发展部分
目前,“小优快工”服务版图持续扩大,已覆盖全国400余个城市,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平台始终秉持“快捷用工、安心务工、规范服务、提升价值”的服务理念,通过与政府部门深度合作,共同构建数智零工市场生态服务体系,推动零工市场向数智化、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方向迈进。
未来,“小优快工”将持续深化“技术+服务”的现代数智服务战略,拓展服务场景,提升服务体验,拓宽数智零工市场发展新路径,为灵活就业市场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