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孙倩
在济南弘阳广场,一场场充满激情的散打搏击赛和尽显“攻守之道”的乒乓球挑战赛刚刚落下帷幕,围观人群的喝彩声仿佛还在回响。这充满活力的场景,正是槐荫区推进“体育赛事进商圈”的生动实践。
自2024年以来,槐荫区积极响应国家“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的号召,积极探索“体育+商业”的深度融合模式。通过将赛事活动从传统场馆延伸至城市商圈,构建“赛事即体验、观赛即消费”的沉浸式场景,让商圈从单纯的购物场所升级为多元生活空间,为市民打造了“家门口”的运动舞台,成为推动全民健身与体育经济发展的创新样本。
体育赛事与商圈空间的“双向奔赴”
商圈不仅是购物的场所,更可以成为体育文化的新载体。
去年3月,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的通知》。槐荫区积极响应号召,推动体育赛事与传统商业空间深度融合,碰撞出别样的火花。
2024年盛夏,正值巴黎奥运会掀起全球体育热潮之际,槐荫区体育事业发展中心与弘阳广场开启首次合作,举办“体育赛事进商圈”热浪运动会启动仪式暨U7—U8精英邀请赛。活动现场,百名青少年参赛,气氛热烈,呐喊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为商圈注入了蓬勃的青春活力。
此后,槐荫区陆续组织多场备受欢迎的赛事。在八段锦邀请赛现场,槐荫太极拳协会会长董素文带领选手即兴教学,介绍八段锦的起源与发展。围观市民驻足模仿,一招一式间,传统养生文化与现代商圈完美融合,参赛者与市民共同体验了“动静结合”的健康生活方式。这种“赛事+教学”的模式,不仅让八段锦走向街头,更带动了商圈的经济发展。
在8月末的乒乓球挑战赛上,百名不同年龄段的爱好者汇聚一堂,以球会友、以赛促练,掀起全民健身热潮。比赛现场,精湛的球技与观众的喝彩声交织,尽显体育的魅力与激情。
这些赛事不仅为商圈注入了活力,更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槐荫区迅速升级至“2.0版本”,进一步探索“体育+商业”的深度融合模式,为全民健身与体育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让城市活力“燃”起来
商圈不仅是消费场所,更是城市活力的展台。当商场中庭变身运动场,市民在逛街之余便能感受竞技的魅力。
不久后,“体育赛事进商圈2.0——当燃OK暖冬运动会”在济南弘阳广场启动,台球、潮流城市定向赛、旱地冰壶、散打搏击等新潮项目接连落地。散打搏击邀请赛直接设在商场中庭,选手们的激烈对决吸引了大批年轻人驻足观看,加油助威声此起彼伏。
“商场人来人往,与客流相对静态的拳馆不同,对拳击运动的推广有很大价值。”赛事组织者认为,商圈的大量客流为体育推广提供了天然舞台,通过“体育进商圈”“拳击进商圈”,能让更多人了解并热爱拳击运动。
据悉,本次2.0赛事进一步强化了互动性与沉浸感。线上报名通道的开放和体验名额的发放,让市民的参与感与体验感大幅提升。
槐荫区体育事业发展中心主任李卫东表示,2024年暑期,第一次尝试携手商超举办体育赛事便取得可喜的成果。目前升级2.0版本,旨在进一步发挥赛事经济溢出效应,强化赛事赋能、资源导入,营造更多沉浸式、体验式的体育融合消费新场景,与商圈融为一体,把体育赛事“办”起来,让商圈人气“聚”起来。让大家轻松get“家门口”的体育赛事,满足群众个性化、多样化的体育健身需求,切实把群众体育赛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
赛事经济赋能商圈
体育赛事的“引流”能力,正在槐荫商圈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量。
据统计,1.0赛事期间,参赛选手的家属、亲朋好友等共计4200余人聚集济南弘阳广场,带动广场日均客流同比2023年提升了6%,日均销售同比2023年提升了13%。“2.0”阶段,客流与销售再创新高,同比分别增长5%和8%。这组数据的背后,是“赛事经济”多层价值的释放。
去年,山东省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赛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开展体育赛事进街区、进商圈活动,将赛事举办地从体育场馆扩展至具备条件的体育公园、商业中心、步行街等区域,推动传统运动空间向体育消费空间转化。”如今,槐荫区的实践正是对这一政策的生动诠释。
体育赛事的“流量”成功转化为消费的“留量”,餐饮、零售、交通等关联产业同步受益。市民李女士颇有感触:“在商场看比赛,不仅可以感受到比赛的激情,还能享受到购物的乐趣和味蕾的满足,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据槐荫区体育相关数据统计,全区配建体育运动场地400余处,单体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的体育广场近30处;智慧体育设施广场12处;残障人士运动设施广场3处。这些设施为赛事的举办和全民健身的开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市民张先生在参与商圈比赛后表示:“这些活动不仅让我锻炼了身体,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体育让生活更有温度。”
体育赛事进商圈,不仅为城市注入了活力,更为市民带来了健康和快乐,成为推动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体育+”赋能多元共赢
槐荫区的实践表明,体育赛事进商圈绝非简单的场地迁移,而是通过场景创新与业态融合,构建“体育+”生态圈。
2025年,槐荫区将筹备举办“槐荫车BA”,进一步扩大“要买车,到槐荫”的汽车文化与“体育赛事进商圈”活动的社会效应。通过把传统车展搬到体育赛场,将赛事活动带来的“流量”转化为经济的“增量”,“体育+”的概念不再局限于体育竞技本身,更成为一种综合性的文旅体商消费活动。
事实上,槐荫区的探索并未止步于当下。政策与资源的双重支撑为槐荫区提供了底气。山东省《关于加快推进赛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支持“体育赛事进商圈”,鼓励赛事与文旅、制造业、服务业深度融合。槐荫区正借此东风,完善赛事保障体系,吸引社会各界参与,推动“体育+”模式的持续深化。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不断深入推进,槐荫区计划进一步扩大赛事规模与影响力,因地制宜引导体育赛事走出场馆。通过创新场景提升消费体验,以多元服务激发消费活力,着力培育精品体育赛事活动,引燃西兴赛事经济流量。未来,槐荫区将争取打造“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亮点”的赛事氛围,让体育真正融入城市肌理,成为驱动消费升级、提升城市品质的核心动能。
在“体育+”模式的不断深化中,槐荫区正以赛事为支点,撬动经济、文化与民生的多元共赢,为全国体育消费创新提供了一份“槐荫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