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宇琦
1月22日,2025年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暨非遗年货大集启动仪式在山东省文化馆成功举办。
活动现场播放了山东省非遗宣传片,发布2024年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亮点工作,并正式启动2025年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暨非遗年货大集。随后进行的文艺演出环节以“灵蛇献瑞福满新春”为主题,包含民歌联唱、器乐合奏、山东梆子、小品、街舞、歌舞等节目。节目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将古琴、太极、沙画、年画等非遗项目融入文艺表演,点燃现场热情,为新春增添喜庆祥和氛围。
非遗年货大集邀请全省41项非遗项目参与,销售产品贴合新春主题,迎合广大群众需求,肉食、糕点、茶酒、调料、煎饼、馓子等应有尽有,为百姓年夜饭增添非遗味道。据悉,非遗年货大集将持续开放至1月26日。
此外,活动现场还举办了2025年“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民间舞蹈(鼓子秧歌)三县展演活动。来自商河、济阳、阳信三县的6支鼓子秧歌队伍,敲起铿锵的锣鼓、舞出欢快的秧歌,将新年气氛点燃。
启动仪式当天,山东省文化馆同步开展了“年画纳新”新年画沉浸式体验展、“非遗里的中国年”——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非遗保护成果展、2025年“非遗过大年·嗨购年货节”、2025“新生活·新风尚·新年画”山东省美术作品展、“灵蛇舞墨韵童心绘新春”——迎新春少儿书画作品展、“雅颂四季”时光“绘”年·兔悦泉城传统小年主题活动、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陈列展等活动。春节期间,山东省文化馆还将推出“春节喜乐汇”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系列演出等活动。
2025乙巳蛇年春节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根据《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至春节后的农历二月初二,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以下简称“非遗月”)。今年迎来第十个山东省“非遗月”,期间,全省开展了众多丰富多彩的非遗传承实践活动,将节日氛围“拉满”。欢迎广大群众参与其中,欢庆“非遗版”中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