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济南频道>内容详情

十六年扎根基层 这位派出所长不一般

2025-01-13 09:47:21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东宁 通讯员 赵亚辉 孟蕾

 

2008年海军转业后的刘国在,出于对部队的留恋和向往,又选择了和部队较为接近的公安工作。十六年如一日扎根基层,干着最“接地气”的警务工作。

如今,身为济南市公安局历下区分局东关大街派出所所长的他,在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时,始终细致入微、全心投入。面对违法犯罪,他嫉恶如仇;对待人民群众,他热情细致。从警16年,他用“天道酬勤”的信念和坚实步伐,一步一步走进群众的心里,逐渐成为群众信赖的人。

精准主防

他是群众财产的“平安灯”

东关大街派出所地处天桥、历下、历城三区交界处,人口流动性大,人员结构复杂,由此带来的电信诈骗和涉众型案件较多。因此,如何有效打击和防范此类犯罪,成为摆在刘国在面前的一道课题。

在此背景下,刘国在以“精准主防”为核心策略,以“快速打击”为原则,带领派出所探索出主动防范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新路径。

通过开展“扫楼”行动建立源头摸排、打早打小、综合治理的一体化防范机制。对容易“滋生藏匿”的写字楼、商务楼、小区商户作为重点管控对象,定期清查,及时约谈,将潜在风险提前排雷。

为此,刘国在组建了一支专业打击队伍。在接到相关预警或报案时,便会立马启动应急机制,联合刑侦、网安等多部门开展侦查工作。他们通过对资金流向、通讯数据等的分析,精准锁定犯罪嫌疑人的位置和活动轨迹,力求在最短时间内将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最大程度减少群众的财产损失。“在我们这种摸排机制下,有涉众型诈骗违法嫌疑的‘企业’在我们辖区都存活不下去,这类案件的犯罪率大大降低。”刘国在说道。

前不久,刘国在组织对辖区写字楼的定期清查时,发现了一家新入驻不久的公司,表面上从事人工智能等业务,却没有高端智能产品,员工从事的也是一些简单的话术培训,且对业务细节含糊其辞。“这十有八九就是一个空壳公司”,凭借经验,刘国在怀疑这可能是一家以人工智能投资为名实施诈骗的涉众型犯罪企业。

于是,他迅速组织民警及有关部门对该公司进行深入调查,约谈相关负责人,掌握了他们准备以高息回报为诱饵,吸引群众投资的犯罪证据。由于发现及时,成功将这起涉众型诈骗案件扼杀在萌芽状态,避免了辖区群众遭受财产损失。

在刘国在及东关大街派出所民警的不懈努力下,辖区内电信诈骗、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的发案率显著下降,群众的财产安全也得到了切实保障。

织密网络

他是矛盾调解的“定盘星”

在辖区的稳定面上,群众间的矛盾是影响片区安宁与否的关键变量。

“辖区的情况复杂,总不能有了矛盾再去调解吧,我们要做的是借助社会、群众的力量,将辖区的矛盾提前化解。”刘国在在“三所联调”的理念下,依托居委会、网格员,贯彻警网格融合,将警务力量与社区网格深度绑定。

在刘国在的带领下,东关大街派出所民警以“综合治理”的名义,与居委会、网格员组成一支基层治理的先锋队,定期穿梭在社区的大街小巷中,摸排矛盾。

“这家房东和租户好像有点矛盾”,在一次走访中,网格员小周向邻居了解到某单元的房东和租户之间因为利益纠纷出现了摩擦,两人互不相让。

原来,是因为房东突然在租期内想收回房子,可租客小张认为租赁合同还没到期,坚决不同意,双方就此产生了激烈争执。刘国在和小周找到了房东,“李大姐,你应该知道我们来找你为什么事,我们就是想找你聊聊你的房子的事情。”

“我正发愁呢,是因为我孩子要结婚,我这套房子想装修出来给他用,这也是没办法的呀。”听到李大姐的理由,刘国在也表示理解,耐心地对李大姐说:“李大姐,您孩子结婚是大喜事,但您和小张已经签了合同,随意收回房子,确实不太合适。小张这边也有他的难处,您要不再给小张一个月的找房期,并适当退回一部分房租,毕竟是咱们先违反的约定,您说对吧?”在刘国在的劝说下,李大姐同意了这个方案。

随后,刘国在与小周又找到了租客小张,将和李大姐协商的结果告诉了他,并承诺居委会帮他寻找适合的房源。“行吧,刘警官,既然你们都帮我想出方案来了,我就按这个办,让你们费心啦!”小张也欣然接受了这个提议。

于是,一场可能愈演愈烈的矛盾纠纷,在他们的努力调解下,得到了妥善解决。

这次矛盾的调解,仅是刘国在众多调解工作的缩影。随着“警网融合”推进,东关大街派出所全体民警为辖区织密了一张安宁的大网,真正践行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理念。

依序推进

他是法治建设的“带队人”

在法治化建设的进程中,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至关重要。派出所作为接触群众的前沿,是最能体现执法规范的“窗口”。

为了提升所里整体的执法质量,刘国在将目光聚焦于队伍建设,“刚到我们所的时候,我发现,所里的每个民警都有非常好的品质,极具正义感。但这也使得他们在处理一些案件时,过于冒进,这显然不符合程序,也会让民警觉得‘吃力不讨好’。”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刘国在紧扣分局驻所法制员制度,在全所上下贯彻落实。

于是,刘国在与历下公安分局的驻所法制员周毅经过商讨后,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每周都在所里定期开展培训,结合实际案例,从受理、调查取证,再到最终的处理,都进行全面且细致地讲解与分析。

在日复一日的培训中,民警们的观念也有所转变,“之前总觉得是麻烦,束缚了我们,现在我们也认识到了执法规范是保障我们执法公正、维护自身权益的有力武器”。慢慢地,整个派出所的执法质量得到了质的飞跃,群众的投诉率也逐渐下降,满意率大幅提高。

此前处理一起盗窃案件时,东关大街派出所民警小王可能会因为急于帮受害人挽损破案,立马审讯,反而忽视了现场的记录,这便会为案件的后续工作留下“隐患”。但经过培训后,他便会严格按照流程,从对案发现场的细致勘查,到提取证据,拍照留存。简单的动作为案件侦破提供了有力支持,也让整个办案过程更加严谨、规范。

刘国在就像一面旗帜,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带队人”的责任与担当,使得执法规范化的理念内化于所里上下,成为东关大街派出所执法工作的坚实准则。

“有他在,就有安全感。”这是辖区群众对他的赞誉,也是对东关大街派出所全体民辅警的认可。未来,刘国在也将继续带领东关大街派出所,以更高的标准、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让“安全感”这三个字,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位辖区群众的心中,成为他们坚强、可信赖的后盾。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