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济南市公共交通行业的蓬勃发展,人流客流不断攀升,遗失物品求助类警情呈现多发频发趋势,逐渐成为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市局部署开展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以来,轨道公交分局以群众迫切关心的“遗失物品找回”为小切口,最大限度释放警力资源,全力破解群众遗失物品追回难题,将为民服务工作往深里走、往实力做。通过深化落实遗失物品追回机制,将公安服务提前到群众报警之前,有效促进接处警达到“负秒级”效果。分局自2023年1月机制运行以来,主动帮助群众找回大量遗失物品,2023年找回遗失物品2000余件,2024年上半年找回1100件,寻回率达到82.64%,12345表扬件大幅增加,收获了广大群众的一致赞扬。
一、突出民意导向,优化机制构建,发掘安满提升增长点
以服务群众为根本出发点,立足职能特点,找准影响安满度提升的重要因素,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再发力、再进步、再提升”。一是深层谋划“求突破”。分局党委始终高度重视安满度工作,立足公共交通行业接处警实际,建立警情定期分析制度、民意回访机制,决心将功夫用在平时,积极探寻提升群众安满度的新路径。针对轨道交通快速发展,遗失物品求助明显增多的情况,分局主动对接轨道集团运营公司,共同搭建为民服务平台,努力解决广大群众最关注的实际困难。二是畅通联络“凝合力”。坚持“高效、快速、便捷”的工作理念,高质量建设“轨道遗失物品工作群”,将全部41个站点的驻站民警、值班站长和分局情指中心值守账号一并拉入群中,明确工作群使用规范、求助办理流程,全面增强遗失物品查找合力。三是层层递进“强落地”。分局情指中心充分发挥督促作用,提醒一线民警用足用好工作群,及时发布失物信息,尽快完成工作“闭环”。全体驻站民警、辅警积极对接站务人员,要求一旦捡拾遗失物品或收到群众求助,务必第一时间通报民警,形成双向合力。通过层层抓落实,化被动接警为主动服务,遗失物品类警情稳步下降,群众纷纷对公安机关工作效率表示满意,基层民警也有了更多时间开展治安检查、巡逻防控、隐患排查等基础工作。
二、突出精准导向,规范处置流程,全面增强服务群众效能
将“精准精细”理念融入遗失物品查找全过程,全面规范此类警情、求助的处置流程,最大限度为基层分担压力,提升工作效率。一是接警到场“再快一秒”。针对轨道站点内部封闭、方向难辨的现实情况,分局在轨道全线高质量建成252个快速报警点,通过点位精准确定报警人实时位置,大大提升了民警接警到场时间,有效缓解了群众丢失物品后的焦急情绪。二是处置工作“提质增效”。接到相关警情或站务人员通报后,民警第一时间到场了解遗失物品基本信息,实时将失物特征上传至“遗失物品工作群内”,情指中心24小时值守账号使用管理员权限发布公告,确保全部41个站点迅速采取行动、形成合力。根据失物特征,情指中心、一线民警同步开展信息研判、视频追踪,多条线共同开展工作,最大限度节省时间精力。三是失物查找“闭环管理”。实行“一月一表、一完成一销号”的闭环工作模式,分局情指中心实时跟进督导、掌控处理进度,督促基层单位把握好遗失物品找回的最佳时间段,持之以恒开展失物追踪,坚决确保群众求助有回应、诉求不落空。
三、突出系统导向,强化能力提升,夯实为民服务工作基础
将安满度工作作为贯穿全年的系统性工程,以破解遗失物品追回难题为切入点,引导广大民警强化为民服务理念,自觉提升综合素质能力。一是提升视频研判能力。以遗失物品追回工作为牵引,引导广大民警牢固树立数据化、实战化的应用思维,认真梳理行业视频资源,科学划分监控层级,加快熟悉轨道站内的视频监控、点位设置,为今后大客流背景下的“人员物品追踪”夯实能力基础。二是提升联络沟通能力。在遗失物品追回机制的顺畅运行下,41个轨道站点联动效率得到显著提升。目前,遗失物品信息一经发布,其他站点工作人员立即结合特征进行协助核对,经过统计,30%的失物可以迅速在途经站点找到,节省人力物力的同时,工作效率更加便捷高效。三是提升宣传发动能力。利用“遗失物品工作群”覆盖面广的优势,加深民警与一线轨道站务员的沟通联系,通过实时发送近期“亮点成绩、安防重点、便民服务”等重要信息,拉近双方距离,警企联手持续增强便民服务质效,坚决护航轨道交通安全平稳运行。(张校园 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