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姜之贤
2025年1月1日凌晨,当新年的喜悦正弥漫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济南市机械化清扫大队的作业车辆已悄然驶上高架桥,开始了2025年的第一次作业任务。谈及新年第一缕晨光,已经奋战了365个日夜的他们却说,保洁工作每天都是从零开始,其实每天都是迎着晨光工作……
机扫使命必达
检查车辆、准备工具、滚扫冲刷、清理重难点部位、擦拭标志牌……身穿制服的作业人员,日复一日的重复着这些环节,在他们看来,这种重复性的工作,已经成了他们身上的烙印。
越平凡的岗位,反而越伟大。机扫大队作为济南各条高架路的“清道夫”,担任着市区7条高架路、11条隧道、10座立交桥的清理工作,他们每天作业里程660余公里、一年365天不停歇,全年累计作业240000公里以上。
道路虽长,但质量不减。市民贾先生告诉记者,他每天上下班都会走北园高架,但不论是雨雪天气还是道路结冰,高架桥上都可以顺利通行。其实,这也是机扫大队一以贯之的工作态度,不论什么天气状况,都会“战斗”在工作的第一线,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市民的出行。
构建温暖城管
马洪亮是机扫大队工龄最长的,2004年开始在大队工作,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模”称号。跨年夜他也需要值班,他告诉记者,工作这么多年,只要市民通勤便捷,自己再苦再累也愿意。他还向记者透露,作为驾驶员的职责不只是驾驶清扫车辆,在很多高架桥路段还会碰上掉落的废纸箱或者雨天堵塞的排水管,清扫车无法清扫,只能下车人工清扫,“有时候干着干着就把棉袄脱了,尤其是下雪的时候,越干越热,越干越起劲”,“保洁工作每天都是从零开始,我们作业到早上6:30,其实每天都是迎着晨光工作”,马洪亮称。
本职工作之外,机扫大队还注重“温暖城管”建设。12月底,作业人员刘先生在作业路段捡到一部手机,通过多种渠道联系确认后,最终物归原主。聊起这件事,刘先生只是微微一笑,“这种事情也是举手之劳”。像这样的暖心之举,机扫大队还有很多。凡人善举,最暖人心,在这支以“小切口”体现“大民生”,用温暖服务赢民心的“机扫铁军”看来,只有不断用心,才能打造“温暖城管”。
创新业务模式
第一缕晨光何尝不是对新一年的期望。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下一步他们将着重探索“智能化”业务新模式,构建以“移动智能终端+互联网+大数据”的智能管控、作业体系,更加注重前后协作,前方人员全力清洁,后方人员通过智能化新模式对高架桥的重难点路段进行实时监控。针对难点部位,会加大作业力度,增加密度和频次,最大程度保障道理清洁,确保高架上市民的通行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