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聿荣 邓家钰
结艺手工教学现场
在印象济南非遗传习基地,几根看似普通的彩绳正在济南结艺传承人吴成芬的手中变成数枝色彩艳丽的手工玫瑰花,今年七十多岁的她正在课堂上将这门技艺推广给更多爱好者。近年来,槐荫区不断整合多方资源,为老年群体搭建多元服务平台、提供智慧化养老服务,通过举办老年大学、开设幸福食堂等措施,将传统养老服务升级为品质化、多样化的“享老”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
老有所乐,是在槐荫“养老”变“享老”的特点之一,花样玩转老年生活,恰是老年朋友生活品质提升的真实体现。去年9月,振兴街街道阳光新城第四社区开设了“家门口的老年大学”,不仅可以学习声乐、舞蹈、太极,还能交到三五好友,这成为居民田明艳退休生活的乐园。“之前的生活只有柴米油盐,如今来到老年大学,重新回到课堂,让枯燥的生活多了一丝色彩。”田明艳说,之前她爱唱歌,大多时间只是瞎哼哼,对于乐理知识一窍不通。现在经过系统学习,她唱得越来越好了,“再练练咱也能登台演出了!”田明艳笑着说道。
在槐荫,老年人不仅老有所乐,更老有所为,不断发挥着余热,继续服务着社会和群众。“房泽安热线”志愿服务中心是槐荫辖区的一支志愿服务团队,自2017年成立至今,已累计举办各类志愿服务活动600余场,服务内容涵盖居民生活方方面面。据负责人房泽安介绍,去年中心党支部正式成立,进一步推动了志愿服务工作开展。“我们支部成员平均年龄68周岁,都是党龄30年以上的老党员!”房泽安自豪地介绍道,“虽然大家都是老同志,但是心里那股为群众服务的精神没老,大家都希望尽自己一份力,更好地服务更多居民。”在房泽安们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市民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不断用温暖故事传递着文明力量。
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背后,是老有所安、老有所养的保障,是各类养老基础设施和服务的不断完善。去年,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发起的“孝心工程·幸福食堂”公益项目首家试点落户槐荫区新庞村、范庄村、北王村等五个村,广受好评。这个幸福食堂不仅建立了助餐送餐体系和爱心窗口,严把食品安全关,为老年人提供了暖心舒心放心的“服务站”。同时,还定期开展文体活动,让老年人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享受丰富精神食粮。
与此同时,槐荫区还积极与省市优质的医疗资源对接,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动机构医养专业化、社区医养机构化、居家医养多样化,建立了医疗、康复、护理双向转诊机制。推出了“慧医护槐”小程序,通过对接区级智慧康养平台(医养管理端)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结合一体化智能检测设备,实现老年人查体数据与公共卫生服务平台数据贯通,对老年人基本信息适时动态管理。
截至目前,槐荫区已有双证齐全医养结合机构15家、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7家、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07家、农村幸福院44家,并拥有养老床位4500余张。当前,一个全龄、全域、全周期“老年友好型”宜居环境正逐步打造成型,养老服务365天“乐享无忧”正逐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