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聿荣 邓家钰
9月19日,济南市召开“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推进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起步区专场。济南起步区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中应运而生,设立3年多来,攻坚克难、砥砺奋进,不断建设文化地标、培育现代产业、深化开放合作、完善配套设施,逐渐成为推动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重要载体平台以及助力济南“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建设的“北起”主阵地。
多项指标稳步增长
经济建设成效显著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韩瑜介绍,起步区设立3年多来,攻坚克难、砥砺奋进,迅速完成开局起步,迈入全面成形起势的快车道。和2020年相比,2023年起步区全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1%,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27%。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一直是起步区的重点课题。近年来,起步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和现代服务业“3+1”主导产业方向,持续导入落地龙头企业,加快上下游配套招商,产业链集群日益壮大,特别是在新能源领域,落地了智能车、氢能源、光伏太阳能等方面的领军项目,初步形成了链条集聚效应。智能车方面,济南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项目2023年生产新能源车超过24万辆,今年力争突破30万辆,一条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正在黄河北岸逐步形成。氢能源方面,国家电投黄河流域氢能产业基地项目正式投产,首批56辆搭载起步区产氢能电池的商用车上路运行。同时,起步区立足全市项目深化年安排部署,相继制定实施《起步区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发布《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产业机会清单》,编制《山东未来产业园建设实施方案》,持续发力重点产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城市副中心建设提速
文化地标逐步成形
近年来,起步区坚持规划引领,高水平搭建“1+4+16”规划体系,相关规划均已成熟稳定转入落地实施阶段。聘任重点地区总规划师、总策划师、总景观师,保障规划有效实施。秉承“田野风光、园林景致、品质城郭、活力市井”理念,打造新时代现代化田园新城。坚持交通优先,建成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济南黄河凤凰大桥等一批跨河通道,年内实现济南黄河复线桥主线通车。坚持重点突破,全力提速大桥组团城市副中心示范区建设,目前总部经济区船员评估中心主体封顶,鹊山生态文化区园博湖、泉韵水坊及重点场馆项目均已开工建设。同步加快公服配套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新城综合承载能力。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了解到,当前起步区正在集中精力和资源推进城市副中心示范区建设,将在大桥组团城市副中心示范区谋划布局一批新文化地标,其中包括电视塔和博物馆。其中,电视塔以“泉城新荷”为设计理念,建筑周边环绕方形水系,形成内圆外方的格局。项目建筑高度350米(含发射设备),在功能布局上,除满足广播电视信号发射功能外,同步布局星级酒店、广电办公、时尚餐饮等业态需求,为公众提供穹幕观影、文化展览、云端观景等多元体验。博物馆以“涌泉石”为设计理念,形体为正方形,与电视塔的圆形形成“一方一圆”中轴对称布局,建筑四周落地向外延伸,如同由大地中生长,寓意济南“泉文化”的源远流长。在功能布局上,首层突出“开放性”功能,规划报告厅、5D影院等设施;地下层设置文物库房、设备机房等,保障文物安全和场馆运行安全。
深化跨区域开放合作
推动示范区规划建设
起步区主动对接区域重大战略,依托中科新经济科创园等园区平台,积极承接京津冀地区优质产业转移。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要素资源对接和招商引资。今年以来,引进黄河流域民营经济创新总部基地、高能所大科学装置关键设备研制及生产基地等优质项目29个、总投资266.7亿元。同时用好济南黄河国际会展中心载体,打造黄河会客厅,累计举办各类展会10余次。积极拓展国际合作空间,持续深化与新加坡经贸合作,山东(新加坡)企业服务中心启动运营。深耕“中国-加勒比发展中心”合作平台,拓展起步区与加勒比国家的经贸往来。组织鹊华观澜会,开到新加坡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起步区“朋友圈”不断扩大。
下一步,起步区将在前期合作的基础上,继续加快谋划推进中新(济南)绿色智慧示范区的开发建设,持续推进示范区规划设计、城市建设等各项工作,用好新加坡——山东经贸理事会机制,争取推动示范区项目列入国家重大规划和相关战略。同时全面启动首开区开发建设。开工建设中新合作标志性项目、中新未来公园,为吸引新加坡优质企业集聚提供载体平台。充分发挥中新绿色科技研究院作用,开展科研成果转化和人才培育工作,吸引更多新加坡优质科技创新类资源落户示范区。
厚植绿色生态底色
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起步区坚持生态优先,规划蓝绿空间占比超过70%,开工建设黄河生态风貌带和7条生态廊道,绿地总面积达到258万平方米。扎实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率高于全市2.2个百分点,水质综合指数同比改善13.4个百分点,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2023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9%。现有公共建筑、安置房均采用清洁能源供暖,在建绿色建筑总面积超过1400万平方米。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管理部部长郑兆宇介绍,近年来,起步区一直着力于创新城市发展方式,打造绿色智慧宜居新城区,让绿色成为起步区最鲜明的底色。在绿色建筑方面,目前全区在建绿色建筑约1400万平方米,竣工约274万平方米。其中高星级(二星级及以上)在建约1090万平方米、竣工约152万平方米。
在绿色能源方面,起步区已启动区内“H”型“骨架”电网建设,目前500千伏先行变电站、220千伏萃青变电站、220千伏北起变电站已启动实施,建成后将产生65.8万吨标准煤供电能力。同时,首座“光储充放一体化”充电示范站已建成投运,是国内首座全要素绿色低碳车网互动充换电示范站。
在绿色交通方面,起步区加速常规公交线路建设,目前已开通公交线路19条;轨道交通7号线、T1号线起步区段也在有序推进。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城市交通发展理念,突出慢行交通一体化设计,更好地满足慢行需求,提供宽敞舒适的通行空间。
优质资源加速聚集
构建美好生活新愿景
起步区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进一步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打造中科“齐心服务港”“骇河甜源”农村联合党委等联建品牌,消除49个村集体经济20万元以下收入村。按照“两年三节点”要求,在建732万平方米安置房,今年上半年新建成60万平方米,下半年再建成156万平方米,2025年底全部完成。创新“理想社区”治理方式,积极构建服务群众“六大场景”。
据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社会事业部部长杨光明介绍,起步区持续高标准规划建设新校,高起点导入名校资源,截至目前,已启动新建教育设施28所,已投入使用4所。与省实验小学、济南幼高专合作的起航实验小学、起航实验幼儿园已投入使用;省实验中学鹊华校区已于8月竣工并实现首批招生;与历城二中合办的都市阳台九年一贯制学校已全面启动;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加速集聚。
加大普惠性医疗资源供给,全面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需求,起步区已经建成的山大二院北院区正在有序筹备开诊,同时推动辖区卫生健康工作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建立“中医药人才库”,让中医药走进社区、融入基层群众日常生活。探索“医防融合”新路径,积极开展全民健康素养提升行动,大健康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