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济南频道>内容详情

平阴县锦水街道 打造人人共享“幸福同心园”

2024-08-28 16:14:53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崔艳红 通讯员 陈若男 刘方方

如“愿”童行——为儿童开启梦想之旅

今年以来,平阴县锦水街道锦水园社区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全力打造“幸福同心‘园’”文化品牌,通过推出“园”系列主题活动和多个志愿服务项目,满足了不同群体的多元需求,让每一位居民都能在这片温馨的土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归属,打造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的幸福同心“园”。

精心推出“园”系列塑造文化新家园

“园”系列主题活动是锦水园社区的一大特色。涵盖了如“愿”童行、“圆”梦课堂、心向红“园”、幸福家园和暖“新”家园等多个主题,通过精准服务不同群体,全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社区。

社区精心策划一系列活动,激发孩子们的无限潜能与探索精神。知识讲座特邀行业专家,深入浅出地引领孩子们遨游于自然科学与人文历史的浩瀚星空;才艺培养课程体系完备,涵盖音乐、舞蹈、绘画等多领域,为孩子们搭建了展现自我、绽放光彩的舞台。

“圆梦课堂”成为老年人追求精神生活的温馨家园。课程内容丰富多彩,从健康养生、智能手机应用到传统手工艺传承、文化艺术鉴赏,全方位满足老年人持续学习、自我提升的需求。

“红心向党”系列活动,通过组织党性教育讲座、志愿服务实践等多元化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党员的党性修养,激发了他们为社区发展贡献力量的热情与决心。

针对户外劳动者的辛勤付出与不易,“幸福驿站”项目在锦水园社区落地生根,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温馨的避风港。站内设有舒适的休息区,配备饮水机、防暑降温用品等,让劳动者在疲惫之余得以休憩。

面对城市中奋斗不息的新就业群体,“暖新家园”项目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社区不仅提供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的机会,还举办温馨的交流活动,帮助他们建立社交网络,缓解孤独与迷茫。

构建品牌化服务项目推进志愿服务提质增效

“中国共产党从苦难走向辉煌,从黑暗走向光明……”锦水园社区里传来老党员激情澎湃的宣讲。原来,社区充分挖掘辖区老党员、老干部、退伍军人、道德模范、社区能人等资源,组成一支“老党员+志愿”服务队伍,举行“讲入党故事忆初心使命”主题活动。

“你呼,我应”“你点单,我供单”……群众需要什么,社区就提供什么。为推动志愿服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品牌化,锦水园社区深化拓展文明实践阵地作用,切实打通宣传、教育、关心、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义修哥”志愿服务队的创始人说,“自己在部队14年,主要从事飞机的电器维修,从部队回来后就在电厂工作,做了20多年的电工。如今退休了,又感觉自己有这个特长,还有点空余时间,想力所能及地为群众办点事。刚开始是邻居有需求,我就去帮忙,感觉能帮助到别人,我很开心,不过随着需要帮助的人越来越多,有时候我一个人忙不过来,所以就想到成立一支义修志愿服务队,正好小区也有很多在电厂工作的人,我和大伙儿一说起这个事,大家都很赞成,‘义修哥’志愿服务队就这样成立了。”

锦水园社区积极链接“义修哥”志愿服务队,开展“无偿服务进万家”志愿服务项目,以义修服务为手段,融入公益理念,以辖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为主要服务对象,坚持为居民提供家电维修、水暖维修、公共设施服务等无偿服务。通过利用“3·5”学雷锋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维护公共设施、义修服务进小区等多种活动,不仅为辖区居民提供了多元化服务,还引导居民成为雷锋精神的传承者与践行者。

搭建文化空间促进全民参与文化建设

聚焦社区文化空间建设,文化舞台打造,促进传统文化在社区生根发芽,让老百姓感受身边文化,唤醒社区文化发展新力量。

锦水园社区不断优化社区文化配套设施建设,让居民感受多层次、立体化的文化服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突出打造了图书阅览室、书画室、文体活动室等文化服务功能室,文化场地设施随时向居民开放,有效推动理论宣讲、教育讲座、文化服务、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等活动常态开展,充分满足社区居民、文体队伍健身娱乐的需求,成为居民享受服务、丰富知识、陶冶情操、传承文化的精神家园。2024年以来,锦水园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共开展文体活动12次、理论宣讲课堂12次、党员集中学习8次等,各类活动累计100余次,参与群众1000余人次。

“年轻的时候就特别喜欢书法,现在退休了,有时间去学习新知识,社区专门为我们老年人开设了书法课程,我每次都会准时上课。”家住锦水园社区文化街商住楼的董阿姨高兴地说。

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是构建幸福社区的关键所在,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的新变化。下一步,锦水街道锦水园社区将以更创新的思维和务实的举措,不断深化文化社区建设,促进群众文化素养的全面提升,推动文化社区建设迈向新的高度,让群众在共建共享的高品质社区文化中坚定文化自信、乐享幸福美好生活。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