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宇琦 实习生 潘佳丽
对青少年来说,暑期不仅是放松游玩的休整期,也是拓宽学习范围,增强能力的好时机。今年,商河县文化和旅游局联合非遗企业、非遗传承人,开启“暑期非遗传承谱新篇点亮青少年文化之旅”系列非遗培训和研学活动,有效促进非遗传承弘扬,丰富青少年文化生活。
让青少年成为“接班人”
通过创新学习与实践模式,积极广泛搭建宣传平台,让非遗与百姓生活的联系不断紧密,为其传承发展培养土壤,才能让非遗“火”起来,“活”下去。青少年群体加入非遗传承队伍,使其传承具有更为鲜活的内生动力。暑假期间,商河县精心策划非遗培训和研学项目,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使其感受传统文化独特魅力,激发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商河县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孕育出众多文艺项目,非遗资源丰富。鼓子秧歌是国家级非遗项目,也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特色鲜明。鼓子秧歌表演时需多人参与,表演强劲有力。演员在跑动中要舞出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形成气势磅礴场面。表演时场阵规格严谨,有100余种。花鞭鼓舞是在商河县广为流传的传统民间舞蹈,也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演出道具为红色腰鼓和彩色花鞭,表演时人随鞭舞,鞭飞鼓鸣,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商河民歌是山东省级非遗项目,歌词内容广泛,涵盖了田间劳作、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爱情、友情等多个方面,是商河人民日常生活和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
依托这些内涵丰富、极具地方文化特色的非遗项目,商河县组织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传承人形成20余人的团队,在暑期针对青少年开展培训班,培训地点为杨庙村、苟家村、三里庄村、商家村、东信村、白集村等10余个村庄。整个暑期,培训班已累计开展培训超过200个小时。
“以鼓子秧歌为例,青少年跟随传承人学习基本动作,经过暑假的培训能够跳完整场演出,达到村中成年人演出水平。培训班是非遗传习的课堂,也是各个村庄挑选鼓子秧歌优秀储备力量的重要渠道。”商河县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张广超介绍。在商河县,几乎每个村都有自己的鼓子秧歌队伍。每年农历春节前后,村里的鼓子秧歌队不仅会在自家门口表演庆贺节日,也会串村演出,相互比拼,场面热闹不已。在农历正月十五前后进行的商河鼓子秧歌汇演已举办了40届,是各村、社区优秀队伍展示风采的机会。经过暑假鼓子秧歌培训班学习,优秀的青少年便可以进入村队,有机会在日后的演出中登台亮相。
传承人带队组织培训
在商河县,利用寒暑假举办非遗培训班的习惯已经延续多年。商河县文化和旅游局建立了传承人沟通群组,方便交流沟通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形成了激励机制。一些传承人将传习照片、视频分享至群组,其他传承人看到,便也积极效仿,开展传习工作,形成良性竞争的态势,让当地非遗工作开展得更为顺利。
许商街道三里庄村鼓子秧歌培训班在7月14日正式启动。鼓子秧歌省级传承人许兆河,市级传承人、2022年度济南市优秀民间艺人王宗来,以及3名县级传承人共同参与授课,为青少年教授伞、鼓、棒和乐队大鼓等内容。
“鼓子秧歌不仅是民间艺术瑰宝,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的过程中,我不仅会保留其精髓,还会根据时代发展和观众需求,进行适当创新。”许兆河表示。
鼓子秧歌国家级传承人杨克圣,县级传承人杨建希、杨克林组织的孙集镇杨庙村鼓子秧歌培训班在8月正式开课。多年来,杨克圣为商河鼓子秧歌培训了大量的后备青年人才。他积极倡导并组织丰富多彩的暑期文化活动,努力让课程内容更有趣味性,通过鼓子秧歌把孩子们从手机等电子设备中“抢”回来,“不仅要告诉孩子怎么舞,也要告诉他们为什么这样舞。让他们参与到鼓子秧歌的学习与表演中,收获快乐。”
花鞭鼓舞融合了力量与美感、技巧与韵律的传统艺术形式,深受百姓喜爱。8月份,花鞭鼓舞国家级传承人张继福在张坊镇苟家村举办了暑期青少年培训班。他结合自己多年的表演与教学经验,精心设计了课程内容,从花鞭鼓舞的基本步伐、鞭花技巧到整体编排,每一个环节都力求让孩子们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在培训过程中,他不仅亲自示范,还耐心纠正每一个学员的动作,确保他们都能准确掌握技巧。
商河民歌市级非遗传承人信师舰利用暑假组织了商河民歌培训班,通过系统的教学和实践,培养更多热爱并致力于商河民歌传承的年轻一代。他传授商河民歌的演唱技巧、旋律特点以及背后的文化内涵;注重培养学员们的艺术感受力和表现力;通过讲解商河民歌的历史渊源、地域特色以及与当地民俗风情的紧密联系,让青少年深刻理解商河民歌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研学活动积极开展
今年暑假,除了系统教学的培训班外,生动活泼的非遗研学活动也在商河县开展起来,让青少年走出课堂,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文化场馆中,孩子们可以学知识、长见识,在非遗工坊中,孩子们可以亲自参与生产实践,收获劳动的果实。
在商河县,许多依托非遗项目从事生产的企业在注重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将文化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自主建立了弘扬传统文化、呈现项目历史、凸显技艺特色的文化空间。今年暑假,糖酥火烧文化馆、今朝酒博物馆、商河老粗布博物馆、锡器制作技艺展示馆等场所迎来了许多小客人。既有商河县文化和旅游局对接旅行社等单位,推荐而来的研学团队,也有众多自发前来的团队。
青少年通过参观展览、聆听讲解、动手实践等方式,深入了解了这些传统技艺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他们亲眼见证了糖酥火烧的酥脆可口、今朝酒的醇厚香浓、商河老粗布的质朴耐用,感受到老一辈工匠们的智慧和匠心。糖酥火烧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李清新积极投身研学活动的组织和教学中,“非常高兴有这么多的小朋友前来研学,这不仅是对我们糖酥火烧制作技艺的认可,更是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支持。看到孩子们对传统手工艺的好奇和热情,我深感欣慰。这更加坚定了我们继续完善和创新传承方式的决心。”
在依托老豆腐制作技艺、老窦薄荷糖制作技艺、小磨香油制作技艺、马蹄烧饼制作技艺等项目建立的非遗工坊中,暑期研学团队络绎不绝。青少年在传承人的指导下,参与制作流程,从选材、配比、加工到成品,每一步都充满了探索的乐趣和成就感。研学活动结束后,将亲手制作的产品带回家,便是暑期满满的收获。
此外,商河县也将非遗融入旅游体验之中。当地农业发展基础良好,每年,采摘活动都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暑期正是梨子成熟的季节,龙桑寺镇贡梨文化旅游采摘节热闹不已。采摘节开幕式演出时,鼓子秧歌将全场气氛点燃,赢得阵阵喝彩,让众多游客在体验商河县采摘文化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据统计,今年暑假期间,商河县共迎来了50余支青少年研学团队,服务中小学生6000余人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假期生活,也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