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济南频道>内容详情

刑事审判一线的“专家法官”

2024-04-08 11:19:58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晓迪 通讯员 李德营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吕青,近二十年的时间里,长期坚守在刑事审判一线,独立承办各类刑事案件1500余件,成功审理了全国“百名红通人员”某公司财务人员王某某信用诈骗案、“山东非法疫苗案”关联企业山东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刘某某等人非法经营案等一批重大疑难案件。吕青先后被授予“全省优秀法官”“全国模范法官”“第二届济南市十大法治人物”等荣誉,她所带领的刑事审判庭被共青团中央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维权岗”,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

寻求真相

法律的力量在于公正,法官的分量也在于公正。吕青便是公正的坚定践行者。

因为证人当庭翻供,导致案件迟迟未有定论。说起近几年审理的案件,这起案件的确让吕青费了不少周折。“案件的关键在于证人,如何让他们放下心中杂念,回归本心,这关系着判决的最终走向。”吕青说。

案件的起因还要从十多年前的一个深夜说起,杨某伙同他人在某酒店内将在此住宿的东北籍男子砍伤致死。被害人死亡时刚结婚不久,孩子只有1岁,因凶手迟迟未归案,被害人的父亲十几年来不停往返于吉林、山东两省,四处上访。案件时间久远,取证困难,且现有的几名重要证人在二审时翻证,被告人杨某变得有恃无恐,十分嚣张。

证人的翻供给案件系上了一个“死结”。在办理发回重审时,吕青反复研究案情,她认为解铃还须系铃人,决定找到这几个重要证人,并说服他们。“通过传唤重要目击证人出庭作证、对其他主要证人进行复核,以此重新组建新的证据链,还原案件事实。”吕青表示,此后,经过与公安、检察机关数十次沟通、协调,终于说通一直不肯露面的目击证人,作为控方证人出庭作证,证实其在公安机关所作证言属实,二审期间证言发生变化系因受到杨某律师的诱导。其他几名主要证人在接受复核时所证实的事实也与此基本一致。至此,案件事实水落石出,被告人最终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十多年的案子尘埃落地,法律让被告人得到应有的惩罚,也给被害者的家人一个满意的答复。

守护“青春”

吕青常说,威严和爱心,是开展刑事审判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的两把钥匙,也是她办案时心中的两把钥匙。

前几年,吕青审理的冯某故意伤害一案中,当事人双方均为在校学生。在审理过程中吕青发现,被告人冯某自幼丧父、家境贫困、不善言辞,并且该案中挑起事端的是被害人而非冯某。在案发后公安机关、学校、冯某亲属也均未对冯某尽到救助义务。冯某在经历了近六个月的羁押生活后变得更加孤僻、木讷、自卑。

吕青第一时间分析研判了上述问题存在的隐患,多管齐下做好被害人、学校、冯某三方的工作,最终冯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案件生效后,吕青多次前往冯某所在的学校,为其争取了留校察看处分,并多方协调,帮助其重返校园并重新补修二年级课程。现在,冯某已经毕业并找到了一份称心的工作。

吕青是法官,也是挽救失足少年的园丁。在长期的少年审判工作中,吕青见过太多少年犯失足的案例,便决心用爱心和真情唤醒每一颗迷茫的心。为此,吕青坚持用“圆桌审判”的方式开庭,与公诉人、辩护人、少年犯、家长围坐在一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这样的审判方式,拉近司法机关、社会、家庭与孩子们的距离。

据了解,2010年,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法院开通山东省首家功能性“网上法院”,吕青考虑到青少年擅长运用网络交流的特点,适时地提出了通过网络对少年犯进行帮教回访的思路。依托这一思路,法院在“网上法院”中专门开设了“与法同行,青春飞扬——吕青关爱成长热线”栏目。对于大多数青少年来说,有时是非、善恶、对错的距离仅一步之遥,一句适时的提醒,一声温馨的劝慰,也许就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一些青少年向熟悉的人不敢讲,向不懂的人不愿讲,于是,这个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又能回答疑问的热线栏目,逐渐成为这一群体的最佳选择。热线开通以来,吕青已有线上好友370余人,在线交流5000余次,通过中枢调度解决问题50余个,视频回访帮教考察远在重庆、云南、海南、陕西等地的未成年缓刑犯60余人,并全部添加为QQ好友,定期视频回访、建立网上考察档案,真正实现了交流无限制,关心零距离,大爱漫时空。

2013年4月,“吕青关爱成长网络热线”被命名为济南市“十佳先模创新示范岗”“工人先锋号”。全国妇联、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的领导到该院调研指导妇女儿童工作时,也对热线给予了高度评价。除了主持热线,吕青一有空便走进校园,开展法治辅导。她常说:“与孩子们在一起,我感觉自己都年轻了,也拥有了无尽的力量。”吕青正是这样,用阳光般的温暖关爱着少年的成长,用春雨般的话语滋润着少年的心田,用春风般的柔情吹走少年的迷茫。

专家型法官

这些年,吕青始终瞄准精英型、专家型法官的目标,行走在追求知识和精进业务的路上。作为法院的刑事审判主力,吕青承办的多是职务犯罪案件及发回重审案件,此类案件社会影响大、涉案证据材料多、案情复杂。因此,白天开庭调查,晚上加班写法律文书、阅卷便成为常态。开庭不仅是个脑力活,需要审判员的大脑高速运转,掌控庭上瞬息万变的局势;还是个体力活,开庭结束后常常口干舌燥,而一些复杂案件,甚至要开一两天。面对如此高强度的工作以及基层法院繁重的审判任务,她用坚守和担当做了最好回答。

作为刑法学的硕士研究生,在掌握一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吕青从基层审判实践出发,将审判经验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容。作为一名办案法官,她担任主要执笔人着手起草了市中区人民法院的《量刑指导规则》,对刑法总则规定的各种量刑要素进行细化,初步确定了分则各具体罪名的量刑基准,开创了济南市法院系统刑事审判业务的先例,先后参与了山东省高院、最高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的专题研讨,并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作为一名庭室领导,她身体力行地传授经验、严抓业务,使市中区人民法院刑庭的案件质量和综合考评一直位于济南市各区县院之首。同时,该庭作为济南市速裁程序改革的首批试点单位,她秉持“积极创新、务求实效”的改革理念,勇于担当、真抓实干,使该庭的试点工作受到了最高院刑一庭领导的一致认可,她也作为试点法院的优秀代表在全国速裁程序研修班上作主题发言。吕青在审判之余笔耕不辍,先后发表学术稿件和专业论文17篇,并被选任为山东省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

两肩不卸法治梦,一身诗意踏歌行。面对未来,在法治征程上,责任在左,信任在右,吕青将一如既往,不负前行。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