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被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的消息刷屏了。
2024年2月9日,省政府重磅出台《关于加强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建设的意见》。
3月2日,济南市委常委会审议了《2024年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建设工作计划》。
3月25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加强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建设情况。
3月27日至29日,济南市政府、省台办举办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建设推进会。
一系列重磅消息接踵而至,让人不禁感叹,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到底从何而来、又要去往何方,让它如此魅力十足。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个合作区来头可不小。
2021年7月26日,国台办、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联合批复在济北经济开发区设立国家级“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这既是北方地区首个国家级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也是全国唯一一个以新旧动能转换命名的两岸产业合作区。
这么重磅的合作区,落在济南,建在济阳的济北经济开发区,既是上级政策支持,也是济阳20多年努力耕耘的结果。自1995年引进第一家台资企业以来,济阳便致力招引、服务台商台企台资,台资企业中的典型代表——旺旺集团,落户济阳22年,先后20次追加投资,成为旺旺集团在大陆投资最大、产值最高、效益最好、缴税最多的综合性生产基地。
合作区所在的济北经济开发区,连续29年对台经贸合作始终保持“台商零投诉”记录,已发展成为山东省最大的台资集聚区、服务台商样板区,被评为“中国最具台资企业投资价值园区”,“济阳懂台商、台商选济阳”已是广大台商的共识。
合作区获批后,更是犹如一阵春风,为济阳招引、服务台商,开展对台合作带来一系列支持、利好与活力。
国家有关部委,省委、省政府,省直有关部门先后12次到合作区进行调研指导,市委、市政府召开12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合作区建设。
合作区建设工作纳入省委市委重点工作。济阳区成立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管委会和合作区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定《合作区建设工作任务清单》,全力推进合作区建设。
高规格举办深化鲁台合作推进会、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建设推进会、大健康产业合作泉城论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泉城论坛等涉台经贸活动,合作区与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台湾商业总会、海峡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协会签署合作备忘录,邀请、接待50多批次台商团组、1000多人次来合作区考察交流,合作区品牌效应日益提升,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扩大。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
这个合作区发展势头正盛。
正所谓“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合作区借着国家和省市政策的东风,迅猛发展,日新月异。
首当其冲的是合作区的各项要素保障不断充实完善。济滨高铁、济南绕城高速“大北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顺利推进,“8桥1隧”已通车,黄河大桥复线桥等“3桥2隧”加速建设,加之合作区距遥墙国际机场直线距离仅10公里,辖区有4条高速及7个出入口,国省道交织穿境而过,区位交通优势更加得天独厚。
高标准谋划建设的黄河战略精致城市、黄河大道北延、滨河片区市政道路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为广大台商台资落地合作区提供优厚的投资、就业与生活环境。济北经济开发区扩区调区方案、2023年土地成片开发方案成功申报获批,保证了合作区有充足的工业用地供应,合作区已成为鲁台经贸合作的重要载体,为广大台商台企及关联项目投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与广阔的空间。
同时,合作区全面落实国家“惠台31条措施”、省“惠台56条措施”、市“惠台19条措施”、济阳区“惠台51条措施”四级惠台措施,不断吸引台资落地合作区。
近年来,合作区相继引进秉信包装、阿斯泰克环保纤维、铭达机械、特种纤维素、特殊食品城等台资项目34个,累计引进台资企业102家,总投资额26亿美元,形成了以旺旺、统一、康师傅、大自然新材料、界龙科技、易得电子为代表,以食品饮料、电子信息、机械装备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园区。
仅2023年一年,实施顶津食品、金晔食品等技术改造项目79个,台资工业企业完成产值近100亿元,实现税收6亿元,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个合作区发展前景无限广阔。
2023年初,合作区建设纳入《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年—2025年)》。
今年2月,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强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合作区建设的目标定位,即打造立足山东、辐射全国的对台经济合作优势平台、新旧动能转换创新平台、国家战略政策承接平台。并在项目落地、土地保障、资金支持、金融服务等方面明确了各项支持政策,明确将合作区纳入起步区、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联动发展区,同步享受省委、省政府支持起步区建设发展的其他政策措施。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两园一中心”的园区建设和发展规划,到2025年,合作区范围51平方公里,合作区建设全面起势,亮点特色突出,成为台资集聚的新高地,吸引台资、关联内外资企业300家;到2035年,合作区范围100平方公里,打造先进制造、食品医药健康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形成具有合作区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今天的合作区,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山东省深化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山东省“强省会”战略、加快起步区建设等战略机遇叠加,一系列优惠政策空前集聚,政策红利加速释放,合作区未来建设发展空间充足。
正是看好这商机与前景,许多企业拿出真金白银加力合作区。在3月28日的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建设推进会上,旺旺集团与济阳进一步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在文化传播、旅游、酒店、健康养老、农业等领域全方位加深合作;总投资112.5亿元,14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涵盖食品产业、人工智能、医疗康养、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领域,为合作区发展增添新动力、新活力。
双向奔赴、合作共赢的奋进号角激荡吹响,在合作区创新创业正当其时、投资兴业恰逢其势!(济阳区委宣传部)
来源 济南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