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荫正迎来从跨越式发展到引领式发展、从“交通枢纽”到“经济枢纽”、从“人气新城”到“实力新城”转变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已来,把握好2024年至关重要。
01
2月23日,槐荫区委经济工作会暨全区“抓项目强产业深化落实年”推进大会召开,作为全年发展的“风向标”,槐荫区“新春第一会”,聚焦了哪些内容?又释放出哪些信号?
从会议名字,可以解读出,除了谋划经济,今年槐荫区将“抓项目强产业深化落实年”作为今年目标任务。
2024年是济南的“项目深化年”,项目、产业成为当天的“高频词”。
2023年,槐荫区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0亿元大关,
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社零额等6项指标增速位列全市前三甲,
地区生产总值、建安投资、货物进出口等6项指标增速在全市第二考核单元拔得头筹。
这一系列数据,展示出槐荫区发展的勃勃生机。
“抓项目”功不可没。2023年,槐荫区总投资3141亿元的216个重点项目全速推进,在建过百亿元项目4个,18个省、市级重点项目年度投资计划完成率均超过100%。
新策划项目189个,总投资1209亿元,已开工60个。
“抓项目”将继续贯穿于今年。2024年,槐荫区将全力推动总投资3150亿元的196个重点项目建设。
2024年第一个周末,槐荫区腊山河东路B-4地块“一炮双响”,济南最大万达广场和杨柳春风商业综合体集中开工,用实际行动践行全市“项目深化年”各项工作要求。
02
在“产业”方面,近年来,槐荫区确立了济南国际医学中心、济南西站枢纽经济商务区、智能制造产业区、百年商埠历史文化区、乡村振兴示范区“五大主战场”。
“五大主战场”是支撑槐荫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载体,今年,槐荫区更是将其作为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战场”进行整体谋篇布局。
加快推动广安门医院济南医院建设、实现微生态生物省实验室等重点项目投入运营
通过“京沪系”楼宇运营和招商等工作打造枢纽经济的政策洼地、服务高地和投资宝地……
一项项具体举措,正不断推动着产业实现能级跃升。
春节后第一天,山东省委召开“新春第一会”,聚焦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招商引资进行了部署。
孙常建在当天的发言时也提到,在“百舸争流”的激烈竞争时代,槐荫区发展要想胜人一筹,高人一等,就必须牢牢抓住招商引资这个“生命线”。
招商引资是当天会议的第三个“高频词”。
2024年,槐荫区将健全“1+9”产业招商推进机制,抓实用好产业链、对外交流平台等纽带,打造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车组”,不断塑造区域竞争“新优势”。
03
从会议议程上,当天除了槐荫区部分政府部门发言外,还邀请了两家企业发言。
此举表现出槐荫区对企业家的尊重与支持,同时也意在营造与企业“双向奔赴”的良好氛围,企业和政府共同为槐荫区高质量发展“添薪加柴”。
企业如何更好地与槐荫区实现“双向奔赴”?除了做好“后勤部”,送好“雪中炭”,槐荫区还进行了其他探索。
2月6日,槐荫区“迎新春政企交流恳谈会”召开。简短的开场白过后,是15位企业家的逐一发言。
这些发言有槐荫区发展的感慨,有洞悉产业未来规划企业布局的思考,更多的是对政企携手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大做优做强的建议。
槐荫区委书记孙常建手边的笔记本上记下了密密麻麻的文字,同时他说:“槐荫和企业是发展命运共同体。”
2024年至关重要,一个活力满满、热气腾腾、向新发展的槐荫,正在从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来源 城在北纬36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