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济南频道>内容详情

2024,济南起步区冲刺

2024-02-22 12:30:47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五年成形、十年成势、十五年成城……2024年,济南起步区迎来了关键之年。

01

2月20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新春第一会”召开,信息量很大,干货很多。

首先看这次会议的名称:济南起步区全面深化提升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动员大会。

众所周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是当前整个山东省的重大使命,也是起步区未来发展的方向。

作为“风向标”和“动员令”,新春第一会不仅是为新一年的工作定下基调,更是向全社会传递出各地对于高质量发展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来看一下起步区过去一年的成绩:

2023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113.2亿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0亿元(10.5亿元)

全市重大项目现场观摩综合评议中排名第一

8项重要经济指标中,4项指标增速全市第一,分别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7.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95.8%,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增长51.1%。

北纬君了解到,济南起步区相关负责人用了“六个更加”来总结起步区的2023年:

省会发展新引擎作用更加凸显、宜居宜业的城乡面貌更加靓丽、新城高质量发展动能更加强劲、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更加优化、辖区群众的美好生活更加幸福、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更加牢固。

由此可见,对于起步区来说,2023年是收获满满的一年,此外,经过3年的立梁架柱、夯基垒台,起步区在规划、交通、产业、开放等各领域打下了坚实基础,这就构成了起步区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底气。

02

2024怎么干?这场会议的主题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全面深化提升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时间回到2月18日,山东省的“新春第一会”上,9万亿大省亮出了两张牌: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招商引资。

山东省委书记林武在讲话中强调,构建高水平开放新格局,必须构筑互联互通大通道、搭建先行先试大平台、培育内引外联大产业、塑造开放包容大环境。

其中提到,要推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建设好济南起步区对济南市、山东省乃至整个黄河流域意义重大,近年来,省市资源不断向起步区倾斜,力度也越来越大。

《济南起步区城市副中心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印发实施,对起步区推进“绿色低碳城市”建设提出新要求;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连续3年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起步区作出专门部署,且篇幅越来越长;今年济南市政府工作报告更是专门用一整段谋划推动起步区成形起势。

力度越来越大,同时意味着起步区的责任也越来越重,起步区唯有锚定蓝图、乘势快干。

“全面深化提升”,六个字,字字千钧,起步区也将其拆解成为六个部分:

全面深化提升综合实力,全面深化提升产业发展,全面深化提升新城建设,全面深化提升生态环境,全面深化提升开放合作,全面深化提升民生保障。

也设定了2024年的“小目标”:

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尤其提到,“保持主要经济指标较高增幅”。

定下这种高标准,就意味着起步区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

03

除了责任感,也不能不提紧迫感。

根据《规划》,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在2021年—2035年期间,将按照“五年成形”、“十年成势”“十五年成城”节奏有序发展。

当前,距离“五年成形”的目标只剩两年时间。

“五年成形”即到2025年,起步区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动能新、产业兴、生态美、居民富的现代化新城区框架基本形成。

说一句“时间紧任务重”也并不夸张,所以,起步区的2024格外重要。

当前起步区的各项事业虽然迈出了新步伐,但是种种不足仍然不能忽视。据一位参会人士反映,济南市委常委,济南起步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孙斌在讲话时尤其提到了“不回避问题”。

这样的态度值得点赞。只有直面问题、认真对待问题,才能为下一步扫清障碍,保障任务坚决落实。

“做好今年的工作,各部门单位必须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聚焦聚力起步区加快成形起势的目标,坚决当好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全力以赴抓好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孙斌对各部门单位提出了上述要求。

没错。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起步区的2024,值得期待。

 

来源  城在北纬36度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