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高建军
11月30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介绍平阴县“美乡村富乡亲浓乡韵,全力描绘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的有关情况。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在会上获悉,平阴县生态和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名单。
投资3300万元,重现玉带绕玫瑰盛景
发布会上,平阴县委副书记、县长潘建军介绍,近年来,平阴县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总抓手,统筹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产业和合相宜、人与人美美与共,让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画卷越绘越美、越绘越精彩。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平阴县积极探索农业绿色化、高效化的新路子,带优和美乡村生态美。”潘建军说。
作为“黄河入济第一站”,平阴县发挥沿黄风貌优势,充分利用黄河滩区4000亩迁建复垦土地,大力发展沿黄有机蔬菜、特色林果等旅游休闲体验产业。投资3300万元,引黄河水蜿蜒三十里流入玉带河,注入高套、赵台、罗寨三大水库,重现玉带绕玫瑰盛景。投资4300万元,通过二级提水引黄河水上翠屏山,使历史悠久的翠屏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水山”,借助沿河岸生态美丽景观串起黄河生态安全屏障,推动黄河这张“生态名片”更加靓丽。
平阴县积极探索农业循环利用新模式,推广废弃农膜回收综合利用、“牛+农业有机废弃物+蚯蚓+肥料”循环治理和畜禽粪污“就近循环利用”等典型经验,县内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8%,户户通、村庄主干道亮化率、安全饮水覆盖率、生活垃圾处理率均达到100%。生态和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平阴县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名单。
平阴县做好村庄规划、建设、管理三篇文章,把‘一处景’往‘处处景’延伸,以“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为标准,以“连路、串水、开花、靓村、兴业”为路径,率先打造一批有颜值、有温度、有情怀的美丽乡村,精心打造“生态农业玫香花海”“现代农业阿胶文化”“玉带河农旅休闲”“浪溪河古镇泉乡”4条农旅精品线路,精心规划“古镇泉乡”泉韵乡居乡村振兴示范区,大力推进“翠黛玫香”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市级示范区建设,成功创建美丽乡村44个、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村23个。“玉带玫香”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将无忧东唐、福地西唐、文韵南石等20个“明星村”串珠成链,平阴县被认定为山东省首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
阿胶相关企业达到20家
平阴县坚持做足特色、做强龙头、做优业态,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825家,家庭农场705家。不断擦亮“中国玫瑰之都”“世界阿胶之源”金字招牌,培育玫瑰龙头企业44家,加工产品涉及花茶、精油等130多个品种,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到60亿元;“平阴玫瑰”品牌价值达31.75亿元。壮大阿胶产业,大力发展养驴业,填补阿胶上游产业链空白,阿胶相关企业达到20家,产值达到27亿元。
实施引黄灌溉工程,灌溉面积8000亩地,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6.76万亩,全县耕地高标准农田覆盖率90%以上。新建(改建)产地仓储保鲜设施51个、库容累计达到3.9万立方米,市级仓储物流基地3家,智慧农业应用基地6家,为建设吨粮县奠定坚实基础。积极开展农机提升工程,小麦、玉米生产全部实现全程机械化,成功跻身全国第四批率先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全省“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示范县。全国辣椒产业高质量发展暨辣椒生产全程机械化现场观摩活动在平阴县举办。
加快现代宜业乡村建设步伐,引导培育农旅融合景区、乡村民宿、网店与直播带货等新兴农业产业,引导鼓励乡村人才创建仙乐农业园、莲花山葡萄采摘园、芳蕾田园综合体等三产融合发展的采摘、观光都市农业园区,形成城郊农业圈。建成全福小江南、花开北市等三产融合的3A级景区,平阴县被列入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引导特色农产品销售环节“上线”“触网”,培育电商342家,实现网零额220万元,平阴县获批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并纳入全省电商生态链企业“白名单”。
成功入选全省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示范县
平阴县积极提升基层政务服务能力,建立村级便民服务站“玫红驿站”40处,实现全县偏远农村地区和城市社区全覆盖,累计为群众提供帮代办服务7335次,让群众切实享受到了家门口的便利化服务。全面提升乡村养老服务水平,推广东阿镇敬老院全国农村基层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经验,加快建设四级养老服务网络,建成农村幸福院5处,完成82户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30户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推动养老服务供给全面提升,其中1处养老机构、3处农村幸福院被评为济南市示范型养老设施,成功入选全省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示范县。
平阴县指导村居、社区全面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全面建立红白理事会,推动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让文明新风润泽民心。刚刚公布的2023年度齐鲁乡村之星名单中,平阴有7人上榜。建立完善村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机制,严格落实“门前三包”长效管护机制,开展美丽庭院、清洁家庭创建活动,引导鼓励村民因地制宜种植时令蔬菜、果树、花草,将乡村打造成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精心描绘和美乡村精致画卷。
平阴县结合创建全国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县,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架构,加强和完善网格化管理、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小平台”,建成“一网统筹、事事入格”的全科网格管理机制,将全县划分基础网格622个,以小支点撬动乡村治理“大成效”,打通基层组织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有效破解了基层治理管事难、办事难、理事难三大难题,实现乡村治理“和美”接力,变“一时美”为“一直美”,创建国家级文明村镇4个、省级文明村3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