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高建军
11月28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介绍长清区“聚力和美乡村建设,绘就乡村振兴画卷”的有关情况。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在会上获悉,目前,长清区有12个村上榜省级乡村产业名品村,张夏御杏、马山鲜鸡蛋被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12个村上榜省级乡村产业名品村
发布会上,长清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士强介绍,近年来,长清区聚焦产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精耕细作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取得显著成效,为推进全面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长清区聚焦产业振兴,筑牢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发展基础。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长清的特色农产品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那就是“扁鹊故里,养生三宝”“四季长清,三桃一杏”。其中的“养生三宝”就是指长清茶、道地中药材和长清小米,“三桃一杏”是指五峰山的大樱桃、马山的雪桃、万德的猕猴桃和张夏的御杏。围绕这些特色农产品,今年长清区先后举办中国北方茶“三茶统筹”灵岩论茶、中国名优锦鲤大赛、农民丰收节,大樱桃采摘节等各类主题节会,不断提升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同时,制作特色农产品分布地图,68家品牌农产品实现扫码一键查寻。目前,全区有12个村上榜省级乡村产业名品村,张夏御杏、马山鲜鸡蛋被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五峰山街道(大樱桃)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万德街道(茶叶)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十亿元镇”。“三品一标”总数达240个,养生三宝、三桃一杏种植面积5.5万亩,产值超10亿元。
加快现代种业发展。长清发展现代种业拥有诸多资源优势。载体方面,长清区有省级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目前正在争创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平台方面,有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基地1个、国家新品种试验站1个、省级农作物技术研究中心1家;企业方面,目前有现代种业企业20余家;科研方面,有大学城科研和人才优势,舜丰生物申报的高油酸大豆取得全国首个基因编辑生物安全证书,邓兴旺院士研发的大豆玉米间作种植技术,突破了“卡脖子”的关键问题。
加快农文旅融合发展。依托长清生态及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盘活乡村“沉睡”资源,以优质项目带动区域发展。万德街道以马套村为中心,串联沿线8个村庄旅游资源,集中对外宣传推广,年接待游客40多万人次,马套村集体收入400余万元,其余村居集体收入均达50万元以上。总投资5000万元的双泉康养泉乡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项目,大力发展中草药、蜜桃产业,融合二产深加工及三产旅游休闲、康养度假、文化科普等内容,带动村集体收入年增70万元,带动周边农民就业500余人。
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529公里
长清区聚焦乡村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生态环境。今年以来,先后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两大奖项。
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开展“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行动,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达到100%,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529公里。打造农村厕所监管运营一体化智能管护系统,将6.4万座户厕、117座公厕纳入管控平台。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今年年底将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加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力度,全区农村共配备1.6万余个分类垃圾桶,52辆垃圾分类收运车、590辆电动入户收集车和630余处垃圾分类亭,分类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狠抓样板村和示范村建设。目前累计创建和美乡村示范村92个,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25个。工作中,结合每个街镇的特色,“一镇一品”推进示范村和样板村建设。比如,在万德街道以“齐鲁8号风情”为主题,高质量打造了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在五峰山街道,借助大樱桃的品牌优势,加快推进“樱桃谷”齐鲁样板市级示范区建设;在张夏街道和双泉镇,分别围绕“御道御杏”和“宾谷源”两大历史文化主题,推动了齐鲁样板区级示范区的建设。
全方位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坚持用文化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铸魂”。近年来,长清区每年举办“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演出,送戏下乡500余场,放映公益电影7000余场。今年的“村BA”“四季村晚”“泉水节”等文化活动,轮番上场、精彩纷呈,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欣赏到丰富的“文化盛宴”;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大力开展道德模范、好媳妇、好婆婆评比等文明创建活动,先后培育国家和省市级先进典型62个,区级先进典型413个,创建“出彩人家”示范户15000余家,区级以上文明达标村覆盖率达91.5%。
创新打造乡村治理新模式。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为抓手,探索“一约四会”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不断激发乡村“善治”内生动力。
集体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增至218个
长清区聚焦农民致富,激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发展活力。农民富不富、生活好不好是检验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准。
打造党建引领坚强堡垒。抓住村居领头雁这个关键位置,选聘11名“头雁导师”,回引26名致富能手、退役军人到村任职,255名第一书记和27名工作队队员下沉一线抓党建、促发展,村居带头人队伍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开展村党组织“跨村联建”,组建联村党委86个,覆盖469个村居,汇集190余名科技工作者、产业能手、专家教授等“智库”资源,组建11个“产业发展顾问团”,帮助联村党委确定产业方向,开展顾问服务。截至目前,已培育24个连片产业发展项目,初步构建起片区化联动式发展格局。
建强乡村发展人才队伍。持续9年开展万人农民大培训,累计培训农民群众10万余人次,培育高素质农民5000余人。连续开展“长清乡村之星”评选,先后选聘“乡村振兴工作专员”334名,回引创业经商人才1800余人。“新农人”王娟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回到家乡发展草莓产业,成为远近闻名的“草莓姐”。90后大学毕业生段莹莹从事多肉植物新品种的研发和选育工作,通过流转土地、雇佣农户、经营电商,撬动产业发展,助力全村农民实现增收。
深化农业农村综合改革。为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路径,长清区成立“三变”改革领导小组,确定了12个“三变”改革试点村,目前已全部完成集体“三资”清产核资,并组建了产业发展合作社,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大力推进“千村提升”行动,314个村集体收入30万元以下村庄实现了村企对接全覆盖,“一村一业、一村一策”产业项目投资额达1920万元,集体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社区)由148个增至218个。万德街道马套村、归德街道沙河辛村被选为省农业农村领域重点改革典型案例,万德街道“齐鲁八号风情路”被选为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典型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