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评论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吃喝  |  映像  |  周刊
首页>济南频道>内容详情

傍山见历史,走进“齐鲁首邑”济南市历城区

2023-10-23 10:15:57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洋

在历城区临港街道东南方不远,有一座四风闸村以“辛弃疾故里”而远近闻名

自历山脚下肇始,追溯的是先贤舜帝的躬耕与求索,文明曙光因而绽放;于黄河南岸发轫,流淌的是齐鲁人民的富饶与安宁,山水诗书因此融汇。“齐烟九点”之首于此静立,书写着千年不改的山河故事,“齐鲁首邑”自此得名,见证着一座千泉之城的兴盛。走进历城,在文人名士汇集流散之间隙,在历史故事交错往来之空档,发现山河日月对一座城的锤炼与塑造。

今年3月,“沿着黄河看地名”寻访行动正式启动。此次,寻访之旅来到济南市,一同见证“齐鲁首邑”历城区的风采。

历城人为纪念辛弃疾而修建了纪念馆,辛弃疾塑像坐落其中(本版图片均由历城区民政局提供)

“齐鲁首邑”因何成

翻开如今的地图,历城区如一弯新月静静舒展于省会济南之内。向南可依泰山,直抵泰山北麓;向北紧靠黄河,20余公里的河岸尽情展现着历城的风光;向东仅需走数公里,便又能直抵龙山文化城子崖遗址腹地。“始终同山河大势紧密相连,始终与文明的发展相伴相携,这便是历城这一地名最显著的特征。”济南市历城区政协文史委委员刘怀才向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表示,历城的历史悠长而鲜明,“齐鲁首邑”的称号名副其实。

“就地名来说,历史上的历城可称为如今济南及周边区域的前身与母体,也同样是其中最为古老的地名概念之一。”刘怀才表示,之所以将“首”字冠于历城,其原因之一在于其漫长的建邑史与发展史。据了解,历城之名最早应当追溯至华夏文明的早期,曙光初现的三皇五帝时代。《史记》载:“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远古时期,舜帝于齐鲁大地上带领人民耕种渔猎、建立文明,其中尤为重要的地点便是历山。“根据目前较为权威的说法,历山就是千佛山。”刘怀才表示,年轻的大舜从诸城一路向西,并未留恋城子崖的繁华与壮观,又往西行数十里,来到历山开拓土地,一座邑城自此兴起。“因此,所谓历城,便是指历山下的那座城。”

对于舜帝于历山附近建立邑城的情况,《史记》有所记载,称其“一年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足以看出其发展势头之迅猛,自此,历山脚下的文明进程开始稳步推进。“在此后,这片区域也随之出现了有记载的第一个国家谭国。”刘怀才表示,到西周时期,此地被划归为齐国疆土,至春秋,齐桓公以“不敬”之名,覆灭谭国,随后把此处改名为泺邑、历下邑。“泺即泺水,历下为历山脚下之意,可视为‘舜耕历山’这一历史概念的延续。”

据了解,当时的历城南依齐长城,北临济水,既是大山与大河的连接,又是齐国与鲁国的边陲,始终有着较为显著的地位。至西汉景帝4年(公元前153年),始设历城县,“历城”之名自此跨越2000余年延续至今。此后,除偶尔因避讳等原因有过短暂的更名外,其名称与大致区域始终保持着相对稳定。

“除了悠久的历史外,历城之所以被叫做‘齐鲁首邑’还因为其始终同齐鲁地区的文化政治中心有着长期紧密的联系。”刘怀才表示,西晋时期,济南郡治所从东平陵迁至历城,此后的多数时间里,历城均作为历代郡国、州府的治所。“当时的历城县所涵盖区域要比如今历城区地域大许多,周边多个区县都曾有部分或大部分区域涵盖于历城县内。”至宋朝时期,齐州升为济南府,历城仍然为其治所,“先有历城县,后有济南府”的说法自此在周边得到了广泛的流传。明朝,山东布政使司由青州迁至历城,历城从此又成为山东省政治中心,“齐鲁首邑”的名号正式叫响。

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历城县之名撤销,如今的济南市历城区正式出现,2000余年的古县以崭新的面貌融入省会济南的文化地理版图之中。“始于公元前153年,终于1987,2000余年的建县史为历城区过去的辉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刘怀才表示,随着建设省会东部现代化强区工作逐渐步入正轨,历城区从文化到经济的全面焕新之路正式开始。

黄河远望“华不注”

1923年,一位老先生来到济南,遍访了泉城的诸多名胜,而在如此多的秀美风景中,唯独有一座孤立于黄河岸边的山峰引起了他的注意。

为了近距离接触这座山,年近七十的他爬上山巅,亲身领略了其高挺兀立之山势。而山下,既有着黄河的奔涌澎湃,又有着泉城的湖光潋滟。不久,在《新济南记》一文中,这座山峰得到了老先生极高的赞赏,以其“如在水中”的观感,成为了“历下城绝胜处也”。这位老先生便是康有为,其中所提到的山则是“齐烟九点”之首,于黄河岸边孤峰雄峙的华山。

“华山其实名为‘华不(fu)注’山,是如今历城区内最为亮眼的地标之一。”刘怀才解释道,以华不注为名,意为这座山峰如花跗注于水中。同样,在老济南人眼里,“华不注”又常被认为是“花骨朵”之意,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形象地将其称为“单椒”,生动地描述了华山的形貌之独特。值得一提的是,其与位于黄河北岸的鹊山一起,共同架起了一座济南的“黄河门户”。“沿着黄河西行,只要看到华山与鹊山两峰相对,便能知道自己已经来到了济南。”

以“花骨朵”为名,所指的不仅是其形状之奇秀,若要深究其名称的由来,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还有黄河。“古时黄河素来以水患频繁而著称,汉代中期,经由一次改道,黄河最终至山东利津一带入海,汹涌的河水倾泻而下,也造成济水河道泛滥。”据历城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会会长阴波考证,无处可去的河水在华山、鹊山附近聚积,形成一座大湖,至唐朝时被称为莲水湖。因长期浸润于黄河与济水的“滋养”中,又因其独特秀丽的外形,远远望去,华山便像是在水中含苞欲放的一枝荷花。李白游览至此时,更留下了“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的赞叹,华不注之名因而深入人心。

时间来到元朝,一幅《鹊华秋色图》的问世更为形象地凸显了华山的自然风光与文化底蕴。史书记载,赵孟頫曾出任济南路总管府事,卸任后回到故乡,常常盛赞济南山川之胜,而为慰藉友人对济南的怀念之情,便凭着记忆,勾画出济南鹊山、华山的形貌相赠,《鹊华秋色图》便因此流传后世。据记载,此画深得历代文人青睐,至明清时期更甚,乾隆皇帝对这幅画达到了酷爱的程度,先后对此题跋九次,还曾亲临华山比照画中形象现场“打卡”。但随着黄河的频繁改道与济水的日渐枯竭,莲水湖逐渐消失,曾经诗画中描绘的盛景不复,只余一座“花骨朵”长久矗立于历城。

1855年,黄河决口后夺济水入海,黄河与华山的缘分又一次得以重续,此后百余年,华山默默守在黄河岸边,见证着黄河奔涌。值得一提的是,黄河在历城区的起点,是著名的盖家沟险工所在地,位于华山西侧不远处。作为黄河在济南市的第九道急转弯,黄河在此处刻画出了一个近乎直角的转角,经此处望去,便有着鹊山、华山、九曲黄河“同框”的壮美景观,一幅崭新的“鹊华秋色图”至此形成。这幅“图”,不仅为一众游客献上了独一无二的美景,还给历城黄河沿岸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充分汇集并利用黄河与华山的历史文化资源,我们为历城区生态建设与旅游发展注入了地名独特的文化力量。”历城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春迎表示。如今,在历城黄河华山管理段,鹊华烟雨生态园区与周边的黄河森林公园、济南黄河文化展览馆等景点一道,串联起黄河两岸的旖旎风光。集旅游、休闲、商业、配套为一体,优良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市民及游客纷至沓来游览观光,使华山周围再次成为济南网红打卡的新地标,“绿色、生态、美丽”成为“品质历城”的新名片。“以华山为公园,稍缀亭台,循花木……则游人相率而来,车马杂沓。”倘若再读一遍《新济南》,人们便会惊奇地发现,那位100年前登临华山的老先生所做的设想,似乎正一步一步地变成现实。

历城名士有几多

“古往今来,历城的名士数不胜数,悠久的历史文化、灵秀的山川河湖、端正的民风民俗形塑并吸引着众多忠臣良将与文人名士。”提起诸多文人名士在历城留下的诸多历史印记,刘怀才显得有些激动。杜甫的一句“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道出了济南历城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底蕴。斯人千古,在历城区留下的不只是故事与传说,还有着众多宝贵的地名文化印记。

在历城区王舍人庄以东,有一座树木繁茂、曲径通幽的小山,以鲍山为名。据《济南府志》载:“《齐乘》夏禹之裔有鲍叔仕齐,食采于鲍……鲍城见《三齐记》,山因城名”。鲍山脚下有鲍公墓,古时山下有鲍城,另有一座桥以管鲍断金桥为名。“这里既是鲍叔牙的食邑,又是其安葬之地,故而以鲍为名。”刘怀才介绍道,鲍叔牙早年交好管仲,留下了“管鲍之交”的挚友佳话。鲍叔牙死后,管仲在鲍叔牙墓前悲叹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便是在此处,如今一座鲍山公园立于其间,时常有人至此缅怀先贤。

北宋《山东通志》载:“辛弃疾故宅在四风闸。”在如今的历城区临港街道东南方不远,有一座四风闸村以“辛弃疾故里”而远近闻名。据当地人表示,此处便是辛弃疾出生和成长的地方。可惜的是,由于历经金宋战乱,此处仅留下藏书楼、辛家花园、古槐树等部分遗迹。如今,历城人为纪念辛弃疾而修建的纪念馆坐落其中,馆内有四柱三门石坊、仿宋六角亭、辛弃疾塑像、碑廊等设施,展示了辛弃疾文武双全的一生。此外,在大明湖南岸遐园西侧,一座稼轩祠同样以其飞檐斗拱、古色古香的特殊风韵吸引着一众游客。

以德行与颜回并称,位列七十二贤人之一,闵子骞的孝行故事名传千古,相传闵子骞死后葬于齐地。在如今的历城区政府驻地以南,百花公园附近,闵子骞墓与闵子骞祠便坐落其间,围绕这座墓,济南孝文化博物馆随之落成,而在该墓侧,一条公路也被定名为闵子骞路。

“秦琼、李攀龙、张养浩、周永年、马国翰......历城的文人名士还有许多。”李春迎表示,针对这些名人留下的文化印记,通过地名的形式进行延续和传承是一种必要举措,为历城与济南的人文历史注入了源远流长的人文血脉。“秦琼故宅、秦琼祠、张公墓等众多地名标志如今分布于济南各处,均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