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评论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吃喝  |  映像  |  周刊
首页>济南频道>内容详情

教吃饭 教如厕,他们为"折翼天使"撑起一片蓝天

2023-04-10 09:43:56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杨子葶

长清区特殊教育学校始终行进在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

在济南城郊的农村,有一所“特别”的学校,被田野围绕,与农家小院相互交映。置身校园,可以嗅到泥土的芬芳,耳边还不时传来拖拉机的轰鸣声。在这所学校中,有一群“特别”的孩子,或身体有缺陷或智力偏低。这些折翼天使,拥有一位“特别”的老师,他用诚挚的心,紧握着孩子们的手,用炽热的爱,温暖了一颗颗孤独的心。

他是济南市长清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卢圣国,入职学校37年,亲历了学校艰难起步,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办学、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的漫长过程,也经历了复杂的心路历程。

经过多年的发展变迁,如今,学校共有44名教师,百余名学生

心中的那一缕阳光

“为学生擦鼻涕在幼儿园并不鲜见,可我的学校不是幼儿园,却司空见惯。”卢圣国如是说道。

这是怎样的一所学校?这所“特殊的学校”,招收的多是中重度智力障碍、自闭症及多动症等适龄学生。1985年,长清县聋哑学校(长清区特殊教育学校前身)正式成立,成立之初,学校里只有2名教师、1名保育员,加上传达、食堂工作人员,全校也仅有11名教职工。经过多年的发展变迁,如今,学校共有44名教师,百余名学生。

“上学期间,每每听到令我叹服的广博知识时,总会在心底激起涟漪。向往着不久的将来,我也能成为在讲台上让学生们敬佩的老师,心中顿感自豪和荣耀。”卢圣国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这大概就是他心中最初激起的那缕阳光。

而说起卢圣国与这所学校的缘分,要追溯到37年前。

1986年7月,卢圣国第一次步入长清县聋哑学校的大门,他携带着豪情和壮志,憧憬着理想与美好,更有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激情,开启了他的特教事业。

“刚来学校时,条件极为简陋。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学校有紧锁的大铁门,但无院墙,属于半开放式的。”卢圣国说,回想起来,虽然条件差些,但忙碌之中,欢声笑语不断,当时教学资源有限,就凭着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便撑起了特校老师的一片天地。

在这样的环境中,以努力和执着,赢得学生爱戴,卢圣国渐渐成了孩子们心中的“偶像”。伴随着特教政策的陆续出台,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教学水平也明显提高。

“多年来,迎来送往一批又一批的残障学生。从一开始的迷茫、无措到现在适应、关注、热爱。在转变的过程中,我真正了解到了特殊家庭的无助,孩子们呆滞的目光,家长们茫然的表情,都深深地触动了我,刻在了我的心里。”卢圣国说,这也让他意识到,“孩子需要我、家长需要我”。

“练”出来的生活能力

“智力障碍学生的生活能力普遍很差,在言语、认知、沟通、运动、行为等方面存在障碍。”卢圣国说,学校便从饮食、衣着、如厕、睡眠、个人卫生和安全防护六个方面入手,进行系统的自理能力的训练。

为了满足不同孩子需求,学校开设了康复类、发展类和技能类课程,并细化为23科,实施“分层走班、分科走校”,突破班级和学校藩篱,让学生走出固定班级,走出特教学校,给他们提供各种实践锻炼机会,满足每位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优质课程,真正实现“按需施教,以需定教”个别化教育。

如今,学校安全教育课堂已经搬进了实验小学,家政课走进了社区、敬老院和送教学生家庭……

“小雨点班的涵涵同学,刚入校时没有自理能力,精神不稳定,多动,言行也不受支配。饭前不愿意洗手、扣不住扣子、鞋子反穿是常事……”卢圣国说,老师总是耐心地和她交流,给她提供各种机会,让她得到充分锻炼,如今,涵涵经过成长变化,在学校能帮老师做好多事,在家也不会增添麻烦。

卢圣国常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智障儿童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有效的,而是一个漫长系统的过程。“老师要做的,就是给他们创造锻炼的机会,并在此基础上,言传身教,辅以耐心细致。作为特殊教育行业的一员,我们应充当好智障儿童‘拐杖’的角色,让他们的步履变得更加轻盈,让他们的心灵开出绚烂的花朵。”

学校发展不能单枪匹马

论起学校的发展,卢圣国也颇有心得。“特殊教育学校发展不能单枪匹马,要聚众力,成合力,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个维度的教育目标,才能让每个残障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卢圣国说道。

秉持着这样的理念,长清区特殊教育学校构建了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体系;加强了定制课程开发,提供以需定教、按需施教的学科资源,精准的差异化个别教育计划,完善科学多元化评价机制,关注学生的成长和终身发展,实现康复、教育、技能一体化建设目标,力求让每名残障儿童都绽放出生命精彩。学校形成了以“文化教育为基础、康复教育为关键、艺术教育为亮点、潜能开发与技能培养为目标”的课程办学特色。学生在参加益智、绘本、书法、地掷球、劳动技能、蜡染、校外课程等特色社团活动中,收获了成长。

“要让家长与学校一道,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同行者、护航者、引领者。”卢圣国告诉记者,学校坚持政策入脑、温暖入心、共育入手。“得益于家庭的鼎力支持和积极配合,出现了很多教育难题迎刃而解,教学目标顺利实现,孩子变化日新月异的可喜局面。全体教师与家庭结对帮扶,定期家访,家庭已经成为学生成长中的第二课堂和有效教育资源,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为了能更大程度地凝聚合力,长清区特殊教育学校还积极拓展功能,争取卫健、民政、残联等职能部门对学校的关注、支持、联动协作,齐心协力办好特殊教育。“目前在残障儿童入学筛查、鉴定、数据共享、政策支持、家庭教育康复、医疗保健、相关知识普及、培训、答疑等方面,均实现了密切合作。”卢圣国说道。

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长清区特殊教育学校为学校发展、教育教学、创新育人铺底色、增亮色、创特色,始终行进在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去年,学校1名教师获得济南市教学能手,6名教师获得首届省特教教师素质大赛省市一、二等奖;凝聚着教师情怀大爱、体验感悟、真知灼见的特教叙事写作,已蔚然成风,仅半年的时间就有近百篇,学校特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