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济南频道>内容详情

从贫困户到防返贫监测员 村民王玉成的新生活

2023-02-20 12:16:57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佳宁

 

从贫困户,到脱贫享受政策户,再到防返贫监测员,济南市莱芜区茶业口镇东榆林村村民王玉成,在当地政府的扶持和帮助下过上了新生活,也见证了小山村摆脱贫困村的面貌,重新焕发生机的全过程。如今,他当上了村里防返贫监测员,他说:“要让全村的好日子一直过下去。”​

王玉成将继续把走访日志写下去,立足于公益岗,把防返贫监测工作做得更好

东榆林村是典型的山村,村民的住宅散落在山路两侧

脱贫

“9年前,挣到妻子的药钱和女儿们的学费,就是我生活的奔头。”王玉成指着当年拍的全家照片,枯黄的照片里,他胡须凌乱,两个女儿瑟缩在他妻子的病床后面。

王玉成,1965年出生,济南市莱芜区茶业口镇东榆林村人,是地道的农民,偶尔外出打工,脱贫前每年收入2000元左右。那时,他已经年近半百,家里重病的妻子和两个上高中的女儿都要靠他一个人养活。

2014年,王玉成被列为扶贫政策帮扶对象。根据国家的医疗政策,妻子的慢性病用药能够全额报销,住院费用能报销90%。解除后顾之忧的他重新燃起了对新生活的期望。在村委的帮助下,王玉成开始尝试小规模的家庭养殖,两头猪和一头牛的规模虽然不大,但手里能攒下钱了。“今年,我家收入1.5万余元。妻子身体好点儿,也能做点家务。女儿们陆续毕业,立业成家,还挣钱贴补家用。”王玉成说,有了稳定收入,他不再外出打工,专心做养殖,还能照顾妻子。

东榆林村村支书张凤云介绍,东榆林村位于莱芜北36公里、茶业口镇政府驻地东南18公里处。全村共有耕地994亩,378多户,914口人。东榆林村耕地稀少,土地贫瘠。又因坐落在山峪之间,山路难行。“年轻人大多选择外出打工,村里留守的只剩下老人和孩子。”像王玉成这样的农户,东榆林村曾有200余家。怎么改善他们的生活,是当地政府的头等大事。

2013年,国家启动精准扶贫工作,东榆林村被定为省级贫困村,村里得到扶贫资金170多万元。“国家有了政策,村里脱贫致富也有了奔头。”张凤云说,靠着国家的政策和财政支持,村集体流转土地约30亩,盖了18座果蔬大棚,村民不仅当起了股东,还能到大棚应聘工作赚工资。“大棚里主要种植蔬菜和水果等经济作物,村民在这里工作日薪50元左右,同时每年每户还能拿到2000余元的分红。”

2015年底,东榆林村就一举退出了贫困村行列。

村集体收入逐年增多,小山村活起来了。现在,村里组织村民以土地的形式入股合作社,集体种花生,个个都是种植专业户。张凤云说:“今年,村里引进了新的花生品种,品相好、产量高,每亩能增收1000块钱左右。”

新职

2021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莱芜区辖15个街道(镇),841个行政村(居),省级脱贫村59个,市级脱贫村20个,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2022年,莱芜区乡村振兴局踏上新征程,把巩固脱贫成果作为重要任务。2022年6月,莱芜区乡村振兴局率先在省市脱贫村探索设立“一村一员”防返贫监测专岗,掌握村民生活的时势动态,杜绝返贫情况发生。

莱芜区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刘雷介绍,莱芜在全区所有省市脱贫村中招聘79个防返贫监测员公益性岗位,原则上为本村有一定文化、有群众基础、有协调能力、有责任意识的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含监测对象),可从农村大龄人员等群体中择优选取。“一村一员”防返贫监测专岗制度要求,防返贫监测员每月工作时间不低于20天,定期对村内脱贫人口和预警人员进行实地走访、听取意见,全面掌握农户生产生活情况,及时了解病、灾所形成的致返贫隐患。

听到这个消息的王玉成跃跃欲试。王玉成从小在村里长大,熟悉这里的民风民俗和家长里短,“我是高中毕业,长期生活在村里,村里的情况挺熟悉。很多条件都符合,我想试试”。

同年7月,包括王玉成在内的68名防返贫监测员经过审核上岗,覆盖68个村居,其中包括35名脱贫享受政策人口以及33名农村大龄人员。

心愿

“2023年2月10日,王玉栋、王仲木、房秀玉等人各方面均属正常,郭春花需本周回访。”这是王玉成工作日志中的一项记录。按照工作要求,王玉成要定期走访村民,记录村民的生活情况和需求。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见到王玉成时,他正拿着日志本出门。日志本的页脚已经被翻阅出褶皱并发黑,封皮上还有不少泥点。

工作日,王玉成要逐一摸排需要探访的村民,遇到探访对象不在家时,他还要反复登门确认。天黑了,王玉成就在头上戴着探照灯走夜路“串门”,有时候遇上雨雪天气,行程也不能耽误。为了及时准确记录信息,王玉成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写日志,居民家里、田间地头,都是他工作的地方,本子上也不免沾上泥土。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翻开本子看到,在2月10日这一天,王玉成走访了10户村民。这是王玉成给自己定的任务,这样才能在规定时间里把所有人走访一遍。东榆林村是典型的山村,村民的住宅散落在山路两侧,有时候走上两三里路才能遇上一户人家。为了完成探访任务,他一天要走二十多里路。不管是在山坡干农活时遇到村民,还是路上偶遇的,他都细心询问,关于返贫监测的各种问题。

王玉成的问题很详细。比如今年收入如何、庄稼长得好不好;家中老人和孩子身体怎么样、有没有生病住院,花了多少钱;最后还要问问政策落实情况。“如果遇到困难,一定要及时联系我,过几天我会再来看你。”王玉成离开每家前都要说这句话。

王庆菊是一位留守老人,儿子常年在外打工。老人听力不好,身体病弱,靠儿子每月寄来的生活费度日。王玉成落实情况后,积极联系茶业口镇残疾人联合会、民政部门,帮老人办理了残疾认证,享受低保政策。

“现在吃穿好多了,经常有志愿者来帮我打扫屋子,陪我说说话。”王庆菊说,现在的生活多亏了王玉成。

“我将继续把走访日记写下去,立足于公益岗,把防返贫监测工作做得更好,把党和政府对脱贫户的关爱传递给东榆林村的父老乡亲。”王玉成说。

莱芜区乡村振兴局副局长亓海静表示,像王玉成这样的防返贫监测员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很重要的纽带作用。下一步,莱芜区乡村振兴局将进一步积极探索、创新模式,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更多的领域、更大的范围,发挥脱贫帮扶专岗工作人员的作用。同时,进一步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积极对接人社部门,争取新增公益性岗位、有新的突破。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